第十六章:来自世界十大古墓的稀世珍宝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来自世界十大古墓的稀世珍宝 (1 / 2)
        在这种接近全封闭的有限空间,学生们的体力早已经吃不消,当兵的大哥哥大方的笑一笑,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些瘪犊子上山下乡锻炼时对的。

        干活都没力气,怎么当祖国未来的花朵!驻兵们火速接手,行家出手,非同凡响,地面上等待已久的专家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一种像面糊糊一样粘人的泥土被送了出来。

        湖南省考古学者波澜不惊,淡定的表示这种泥土就是古时候保护墓葬的白膏泥,学名微晶高岭土,性质纯净,细腻,粘性大,防渗水,潮湿的时候呈现青灰色,晒干了就是青白色,所以叫白膏泥,做陶瓷的工人都知道,古代贵族也用它做墓葬防水、隔绝空气。有专家破疑解惑,听起来说的还挺像那么回事儿,工人们吃几个窝窝头对付老咸菜。

        一号墓土冢封土高20米,底径50-60米,顶部为夯土而成的直径20米左右圆形平台,在学生和驻兵的持续战斗下,硕大的封土土方被搬运成空。虽说搬运白膏泥的过程中,从黏糊糊的泥土中发现了阴气十足的翠绿树叶,甚至还有造型古朴的黄绿色竹筐,可既然早早知道自己挖的是古代墓葬,那些火性十足的学生和士兵倒是也没在意这些。

        挖一两座帝王皇陵不算什么!

        省博物馆的张盗墓贼,不对,张专家说了,邪性的地界儿,就怕科学的数据。

        这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方形的墓,深度20米,从上到下依次缩小,躺着的棺椁,你不挖,它是不会自己出来的。

        听专家的话,迷迷糊糊就犯傻。封土之下是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井字竖穴,坐北朝南。从墓坑北侧的墓道深入,整个墓道上宽下窄,最上端宽3.1米,最下端宽2米,从上而下,给人一种一步步走进地下世界的错觉。

        从墓口至中央有四层台阶,每层台阶高一米到两米,总长度约10米到15米,四层台阶之下,是斗形坑壁,直达墓底。墓底长7.6米,宽6.7米,距地面16米,这就是墓主人在地下世界所占据的全部空间。

        在博物馆背后高人的指点下,从墓口进入墓底,算得上无惊无险。到了开棺之时,负责发掘工作的所有小老百姓再次大开眼界,以至于开棺的进度开始变得漫长。

        脑海中很难联想的地下宝库,四周的边厢填满珍宝,中央是超级巨型的棺材。在清理珍宝的时候,在东边厢居然发现了一个密封的漆器,盖子开启后,里面是清凌凌的水,清水之上漂浮着一层雪白的藕片,2000多年前的藕片。

        藕片明显属于过期食品,没有人会吃。

        人们最有兴致的还是中间的大棺材,继续开棺。

        棺椁最外层是厚度60到130厘米的白膏泥,这种粘人的细土被夯打的十分致密,清空这层粘土之后,又是一层厚度约30到40厘米的木炭,这些木炭重约10000公斤,当时湖南建筑机械厂的大卡车,整整从马王堆拉走了4卡车木炭。

        松木木炭被运走后,所有的外围扣接,套榫和栓钉结构已经被破坏,套棺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一个庞大且压抑,不加装饰,质朴庄重的黑漆素棺露出真身,经测量,黑棺长2.95米,宽4.9米,高2.8米,锌属木材制作。由于外层的白膏泥和木炭防护到位,恒温,恒湿,缺氧,无菌,排除了一切空气,水分,虫子等外来因素的干扰。

        所以抹布擦洗之后,黑漆素棺保持了两千年前的质朴原色,然后张盗墓贼两根修长的手指探了进去,果然,不着色彩的黑棺里面,出现了某种原始气息浓郁的彩绘图画。

        学生和士兵都用看神仙一样的眼神看着张盗墓,这货的手指头,能当电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