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四章 杀伐果断
中眷裴氏人才济济,从朝中到地方,出仕为高官者不计其数。刘墨说是前往太原府见身上兼着军器监一职的太原尹李量,但实际上,却是赶到了绛州闻喜,去见中眷裴氏的族老。
绛州闻喜裴氏分成三支五房也已经数百年了,单单中眷裴氏的子弟便已经数以千计,仕宦为官者亦是一时极盛。因而,中眷裴氏定邑所在的河东堂,并不是一家du大,而是各支分别派人列席其中。贵如当今宰相裴光庭,在河东堂中也不能一言决之。
而裴休贞能够在河东堂有话事权的十三人中占据一个席位,却多亏了其父裴SI简的英烈之名。裴SI简虽至死不过是宁远将军,易州修政府左果毅,但他是裴行俭的从弟,早年从官拜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的裴行俭征东突厥,而后又从大将军李孝逸平定**的叛乱,在武后末年,他作为行军总管从王孝杰平定契丹李尽忠等人掀起的叛乱之时,于营州之ZHAN中力ZHAN而死。营州之ZHAN武后连派重兵却先后大败,积尸盈壑,裴SI简最终连尸骨都没能收殓回来,自然更谈不上追赠。
裴氏族人自然心知肚明,这都是因为武后是nei斗一liu,外ZHAN无能,一再自毁长城斩杀大将。可是,在武后权握天下年间,甚至连出身洗马裴的裴炎也被杀,牵连亲族,而中眷裴氏一族能够在整个武后年间始终没受到太大的bo及,裴行俭裴SI简等裴氏子弟能够隐忍事上,也不失为明哲保身之道。故而李隆基即位之后,裴SI简入仕不久,便在河东堂中得到了一个话事的席位。而在裴氏一族的鼎力支持下,他从最chu的寒微到翊府中郎将,只用了短短十五年。
只不过若是早些年,他也并不在绛州闻喜,而是和母亲以及两个弟弟定居在洛阳教业坊。然而,因为开元十五年母亲李氏去世,他在将其安葬之后,服孝二十七月后,因起复尚待时日,而闻喜还有不少家务琐事需要chu理,他就把弟弟们留在洛阳,自己带着一行随从单身到了闻喜,这一住就是大半年,正好撞上了杜士仪差人送来的这一封密信。尚在河东堂宗堂之中的裴氏族老连ye集议,谁都觉得代州事是一个烫手山芋,只有年近四旬的裴休贞愿意出面。
两京裴姓官员多如牛毛,杜士仪就算是再好的记xing,也只能记得寥寥数人,对裴休贞却并不shu悉。因为三师兄裴宁的关系,和他交好的裴璀和裴宽都属于南来吴裴,除却裴光庭之外,中眷裴氏嫡系子弟他大多两眼一抹黑。因见裴休贞得信之后只用了短短两日就从绛州赶了过来,而且手段凌厉,让对手毫无察觉,此刻又诚恳赔罪,纵使他对裴远山此人轻蔑不齿,对裴光庭也好感不多,但绝不会就此小觑了所有中眷裴氏子弟,当即上前一步双手将人搀扶了起来
“裴兄何至于如此?裴兄不辞LU途辛苦赶了过来,又助我擒下凶徒,我已经感激不尽。中眷裴氏忠烈辈出,名臣不绝,如今不过是一不肖子弟作祟。”
家族的名声务必要清白无瑕,这是如今名门士族立身chu世的基准。不说从立guo之chu唐太宗李世民编纂氏族志开始,就一直对世家提防不已,就是如今,李隆基对世家大族的打压就不曾少过。如今时今地这番qing形,倘若传扬开去,倒霉的远远不止裴远山一个,就连整个中眷裴氏的名声也要受到牵连
因此,杜士仪用不肖子弟四个字给事qing定了xing,裴休贞也不jin舒了一口气。直起腰的他感激地对杜士仪笑了笑,却是轻舒猿臂,从一旁从者手中接过了那陌DAO,竟将这五六十斤的陌DAO视若无物,猛然间横在了其中一个受伤俘虏的肩膀上,沉声喝道:“尔等何人?缘何行刺杜使君?”
杜士仪从心底来说,也不想把今天在常平仓的这桩刺杀闹大。他当年从洛阳到长安赶考京兆府试的时候,yu到过ye袭;在江南时,yu到过柳惜明的丧心病狂;要是如今这一桩再传扬开去,纵使天子也说不定会有事不过三之叹。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裴休贞的当场现开销,他半点都没有阻止的意SI,反而惊讶的是自己看走了眼。
原来那貌似威武的从者,却只是一个相当于捧DAO护卫的角se,裴休贞方才是高手
同伴死的死伤的伤,首领又被擒下堵住了嘴,自己却遭一把巨大的陌DAO横在了脖子上,尽管从理智上,那大汉知道自己不管说什么,都很可能逃不过死,可死里逃生的他却反而更加激起了求生的。只是一闪念间,他就咬咬牙说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本是河东游侠儿,是他给了我一百贯,雇我来代州行事的”
裴休贞眉头微皱,再次问了另外一人后,得到的还是同样的答案。这时候,他的目光放在落在了那个被堵住了嘴的首领身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