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不如回家卖蓣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章 不如回家卖蓣薯!
        铁面私宋相guo接任西京留守,权楚璧谋逆之案亦有其接手

        随着王怡本想翻转官心民意的京兆府廨公审,却以一个大多数人都料不到的方式收场,这个消息转瞬之间便席卷了长安城。高速尽管宋憬早就不再是宰相了,可民间百姓却仍然津津乐道于他的铁面刚正。即便他此前一次下台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治狱太过严苛,但那主要针对犯法的官吏,而不在于百姓,再加上他在京兆府廨公堂之上痛斥王怡的那一番话蔚为liu传,从官场到民间,都对这位接任西京留守的旧日宰相寄予厚望。

        来时踌躇满志,令行jin止,满朝文武yu求一见而不可得;如今到了要回东都洛阳的时节,王怡却只觉得这萧瑟的深秋格外寒冷,寒彻心扉,直入骨髓。

        他亦算世家出身,年方五十官至高位,可说是官运亨通,但开元chu原有过一次险些被黜落的经历。那一次天子东巡洛阳,他官任负责沿途食宿安排的知顿使,可因为扈从车骑拥堵,一度场面混乱,盛怒之下的李隆基打算黜落他和时任河南尹的李朝隐,却被宋憬劝住,说起来,宋憬对他自然是有过恩惠的。可这一次,这位昔日为他说过好话的旧日宰相却给了他重重一击,这一下足够致命,对他的官途简直是毁灭xing的打击

        对于王怡的从者和其他随从来说,此次王怡铩羽而归,他们自然不但面上光,也都知道这一次对王怡是何等大的损伤。跪门,童谣,公堂之上有人割耳鸣冤可说这次王怡的长安之行,使其成了千夫所指也不为过。临行前夕,面对面se铁青的王怡,谁也不敢去安抚劝wei。可就在王怡驻马灞桥,遥望长安城那不逊于洛阳的高耸城墙之际,灞桥那一头便传来了一阵疾驰的马蹄声。

        等到那一行人上了灞桥拱顶的最高chu,王怡方才认出了为首的那人,不是杜士仪还有谁?

        一想到杜士仪看似事事都听自己的,实则在背地里合纵连横,甚至把宋憬都弄到了长安城来,他只觉得心头憋了一口恶气。等人疾驰到了近前拱手行礼,他便冷冰冰地说道:“怎么,莫非杜拾遗是想来看我的笑话?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你也休要太猖狂”

        “王大尹误会了,你位居三品,小子何德何能,敢看王大尹的笑话?”杜士仪神se自若地拱了拱手,这才淡淡地说道,“今天前来相送,一是酬此前主从之谊,二来,也是有一件要紧事要禀告王大尹。”

        见王怡闻言眉头紧蹙,却不说话,只是让从者散开一些,他便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此前王大尹曾说过我党同楚guo公姜皎,私心甚重诸如此类云云,还曾经指斥此番权楚璧大逆之案和姜皎有涉。好教王大尹得知,据宋开府告知于我,楚guo公毕竟年事已高,之前殿庭受杖之后liu配,只走到距离洛阳不到二百里的汝州,就已经故去了。圣人顾念旧日qing义,令楚guo公之子姜度递柩而还。”

        什么,姜皎竟然已经死了?就算真的是那一顿杖刑不轻,怎至于从洛阳到汝州这么近的距离都熬不住?

        又惊又怒的王怡终于明白自己此次满盘皆输的另一大缘由出自何chu,顿时死死咬紧了牙关,渐渐竟觉得满嘴都是xing甜的血丝味。而杜士仪再次拱了拱手,神se越发沉静:“为官为人,总是有公有私,我亦不例外。只不过,王大尹日后责人公私不分的时候,敬请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是一片公心,丝毫不曾有愧否送君至此,预祝王大尹回到东都洛阳步步高升,得遂心愿”

        杜士仪说完这番话,在马上一躬身后拨马便走。经过灞桥的官民百姓有不少人都认得他,再有人去看桥头那个引马而立气se不佳的老者,当即有人开口说道:“那不是河南王大尹?啧,他待人如此严苛,日日让杜拾遗在长安城nei各chu巡查安抚,自己就知道抓人审人这等私心太重的上司,杜拾遗还来送他?”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蓣薯……这是近来长安城中另两句颇为liu行的童谣呢”

        本就气得xiong疼胃疼哪里都疼的王怡,听到那些百姓居然都敢讥刺自己,而且听那话中还仿佛把杜士仪奉为义薄云天,他终于忍不住嗓子眼里那xing甜,竟是一口血吐了出来。可见他如此,竟还有LU旁走过的小儿学着刚刚听到的那两句童谣,拍手叫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蓣薯”

        当此之际,气得直哆嗦的王怡只觉眼前一黑,竟是软软伏倒在马背上,继而滑落了下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