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大朝会,万国来贺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大朝会,万国来贺 (1 / 2)
        大明的皇宫规模浩大,始建于永乐4年,耗时十四年,以午门——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中轴线,其中奉天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宫最大的一座宫殿,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九龙金漆宝座,设在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椅圈上共有13条金龙缠绕,其中最大的一条正龙昂首立于椅背的中央;椅面之下没有通常的椅子腿,而是一个须弥底座,在束腰的地方透雕双龙戏珠,满髹金漆。后方摆设着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宝座两侧排列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

        奉天殿之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大吻,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奉天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奉天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奉天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月台及三个台基及南面广场上标有不同颜色地砖,蓝色范围内叫御路踏垛.黑色范围内叫丹墀。

        初一皇帝就在这里举行大型朝会,四品以上大臣和进京藩王,各藩国使节都汇集于此。

        “三德子,你也别伺候朕了,去看看奉天殿准备的怎么样了,监督那些个做事的别偷懒。”

        奉天殿人来人往,在殿内尚宝司太监组织人手擦拭皇帝的御座,并在御座东面摆放宝案、在殿外月台中间摆放香案。教坊司的人也在殿内东西两侧搭建着表演中和韶乐乐器的架子。

        “擦干净来,要是皇上摸着了灰,你们就准备挨板子了,还有那提水的,看着点桶里的水,你让那擦地的为了你擦了一遍又一遍?”李三现在也是个有品级的太监了,在这奉旨看着这群人,好不威风。

        在初一拂晓,锦衣卫扛着新扇形风屏来到了奉天殿来更换,还有的正在殿外的台基石柱上和广场上插上旗帜,并准备好皇帝的銮驾仪仗。演奏宫廷乐曲的乐队来到奉天殿台基东西两侧空地摆好演奏阵型,在殿外御道左右两侧各向北站立着两个拿着鞭子做响净鞭的太监,默默地等着朝会的开始。仪礼司扛着香案和准备祭祀用的祭文和金玉珠帛摆在月台东侧。

        随着时间的临近,身着华丽铠甲的金吾卫卫官来到在奉天殿周围台阶上,武士们从奉天殿丹墀一直排到了午门之外,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守护在奉天殿周围一直到奉天门,皇帝的龙旗在奉天门外东西方向各成一列迎风招展,御马监太监则把骏马、犀牛和大象摆在文昭阁、武成阁南边御道的东西两侧。

        专门负责报时的司晨郎站在靠近北边御道的东侧。负责纠查百官仪表言行是否整肃的两个纠仪御史站在奉天殿月台南侧二层台基,礼部两赞官位于大殿内,两个赞官位于奉天殿月台东西两角,而传制、宣表等礼部官员则东西向站在奉天殿内。

        天刚蒙蒙亮,仪式正式开始:—一通鼓——鼓初严,由一名教坊寺乐手敲击奉先门侧的大鼓,先击鼓框一声,再用双棰连续敲击鼓心,一重拍一轻拍,节奏由慢转快再由快转慢,鼓声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接着由另一名教坊寺乐手重击奉先门侧的大钟一声结束。听到鼓初严,身穿正式朝服的皇室宗亲,百官站立于午门之外。文官由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带领六部九卿,武将由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保国公朱晖带领各级驻京将领按职位高底站成一列。此外还有等待皇帝接见的各国使节,都整齐的侯在午门。

        二通鼓——鼓再严,和鼓初严相同,只是这时候,敲击鼓框,改为两声,表示鼓再严,第二次通知参与仪式的人员端肃,连续击打鼓心也改为两回,最后敲击钟声两响结束。听到鼓再严,百官皇室宗亲由左、右掖门入内,来到奉天殿广场东西两侧,朝北肃立。

        第三通鼓——鼓三严,击鼓、击钟、头尾处都改成三响。听到鼓三严,李三来到华盖殿,皇帝早在这里穿戴好衮服龙冕,端坐于大殿御座之上。李三向皇帝行五叩之礼,叩首毕,说到“恭请万岁驾临奉天殿。”

        皇帝启驾,教坊司乐队开始演奏“中和乐”。尚宝司太监手捧皇帝御玺走在皇帝前面,皇帝銮驾由导驾官作为前导,李三跟在銮驾后面。

        皇帝来到奉天殿后,已陈设于此的扇形风屏就此打开,珠帘也卷起来了,尚宝司太监将御玺置于预先设立于御座东侧的宝案上,教坊司乐队到此才停止演奏“中和乐”。

        这时,已预先安排好的四个甩鞭太监开始鸣鞭报时,对赞官高喊:“排班!”,站立在广场东西两侧的百官立马整齐排列好队形。

        赞礼官高喊:“鞠躬!”,教坊司乐队开始演奏大乐(韶乐)。百官朝北向端坐于大殿御座上的皇帝行四叩礼,百官起身后,典仪官高喊:“进表!”。由两名给事中来到文案前,引导序班官员手捧放置着“表目”的小几案由东门入,放置于大殿之内,到此,韶乐停止。

        内赞官高喊:“宣表目!”。宣表官跪下匍伏于地等待“宣表”。展表官取表,宣表官来到皇帝御座前的珠帘外,高声朗读“表目”,百官跪聆“表目”。

        宣表结束,大殿内外的臣工集体跪拜,山呼万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