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3 / 4)
一片嘻笑:“文书记挺幽默的!”
我的父亲带我去学校提出退学,老师是非常负责任的,他做了我们父子俩的思想工作。我至今深深记得老师那句话:“吃得苦中苦,方能做得人上人!”所以,能有今天,我是永远不能忘记师恩的!
那个时候有多穷,我的父亲抖抖索索从口袋里摸出仅有的七八个五分硬币,交给我,用来买点青菜,与腌菜搭配吃。
我想,老师的话没有错!高考对农村孩子来讲,是唯一跳出农门的机会。
一向为人正直的父亲为了改善我的伙食,第一次产生了私心,决定把手伸向生产队的葫芦塘。在年底抽干鱼塘时,半夜三更,他下到塘里,撒了一网,弄到了八十多斤鱼。
他把一半鱼做了腊鱼,用作我以后上学要带的菜,另一半让我母亲拿去街上卖。
在我父亲看来,鱼塘少了几十斤鱼是看不出来的。但是,那个夜晚,葫芦塘实际上少了二千多斤鱼。
我父亲心知肚明,偷鱼的人必另有其人。当我母亲从街市回来后,把她的所见告诉我父亲时,才知道这偷鱼的人是生产队长文冬冬和两个懒汉大小鹅头。
很快,我父亲就了解到了,队长文冬冬偷鱼,是因为他父亲病重,在医院做手术,需要一笔很高的费用;而大小鹅头,则是因为需要钱娶媳妇。他们都三十上下了。特别是大鹅头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婚事,急得昏倒了。
鉴于此,我父亲没有举报。我想这主要是出于他那份善良的心。
如果说,文冬冬和大小鹅头把手伸向公家,针对侵吞个人财物还有一点顾及的话,那么另一个人就公私通吃。
这个人叫猫古,名字怪怪的。他是一个孤儿,因为劳动力少,又遭遇骗婚,极为穷困。他收养了一只流浪黄猫,并加以训练。他每次到葫芦塘偷鱼,都把黄猫带上。黄猫为他带来了好运气,一次次为他打掩护,帮助他偷鱼成功,所以他在这方面非常专业。他先后三次在葫芦塘偷鱼,其中两次是我父亲承包的时候,并且均得手。
最后,他靠这二次在我父亲承包的葫芦塘偷的三千多斤鱼,生活一跃成为那个时候中等偏上的人家,买了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并成功找了一个媳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