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发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发明
        说真的,濮州知府前来收税与鄄城县衙真的没有关系。因为北宋税收制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早已有了稳定的taoLU,而且税收也不高,平民百姓也负担得起。

        可不管税收制度再怎么好,中间收税的衙门和官差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不管老百姓死活。即使是大灾之年仍然苛捐杂税繁多,直接将百姓逼上死LU。

        鄄城的快速发展是因为武大郎承若百姓几年之nei不收税,才使得附近的百姓蜂拥而至。如今假如一次xing要百姓缴纳三年的赋税,怕是武大郎一开口,整个鄄城又将恢复成死城。这自拆招牌的事武大郎不会做,宁可自掏腰bao将税收补齐,但也只是今年的,绝不会将荒灾年份的赋税交给贪官污吏去挥霍。

        不过既然濮州知州的官差们都跑了,武大郎暂时也懒得管。下次如果礼貌的话武大郎不介意缴清今年的赋税,不过要是不识趣诬陷自己的话,大不了一拍两散直接与梁山合二为一,直接打下整个山东作为老本营也不是不可能。

        这事不去管它,武大郎瞬间想起了害自己浑身骨头散架的罪魁祸首,一打听才知道竟然是沈家沈木头。

        武大郎刚回鄄城便跑去梁山bi难,至于沈木头怎么安排都不清楚,后来还是潘金莲这大夫人力排众议,只要沈公子高兴随意他去折腾,只要不杀人放火就行。

        那还了得,沈木头就像被关押了五百年出来的猴子一般,见啥拆啥、看啥买啥、摸啥砸啥,整一个破坏王转世,让负责治安的栾廷玉大为恼火,恨不得将其抓进大牢关上一天。

        不过还好,沈木头的破坏yu只持续了一天,第二天又勤力充沛的逛遍了鄄城名下四个新建的城镇,之后便躲在自己房间不出来,不知道捣鼓些什么东西。

        之后理所当然的是沈木头从一堆书籍里找出来关于砖头契合胶的东西,随后跑去最北面的陶镇与一帮瓦工泥工一起捣鼓,又让小竹姑娘煮上一大锅糯米,直接开始实验起来。

        因为有武大郎的指点,陶镇虽以陶为名,实际上与陶瓷搭不上半点关系,生产出来的全是实打实的红砖,用于建造房屋,质量比之木头搭建好的不得了。只是碍于契合胶的问题,只能沿用以前的黄泥浆,不够牢固,所以用chu不是很大。

        如今沈木头一来,便以陶镇边上出产的石灰石作原料,制作出石灰砂浆配以糯米汁,有效地解决了契合不够的问题,使得梁山关卡进一步推倒重建。

        新的契合胶的出现让大伙对于沈木头的所作所为彻底没了怨言,不过这位不务正业的家伙搞定了契合胶之后便跑去另外地方闲逛,直接来到麦镇,见人家耕地的犁效率太低,直接上前将人家的犁给砸了,如果不是有衙役在后面跟着,说不定直接被愤怒的百姓们扔水塘淹死。

        要知道百姓们现在用的可是曲辕犁,曲辕犁隋唐是中guo古代jing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其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jing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曲辕犁的应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的质量。曲辕犁的发明,在中guo传统农具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它标志着中guo耕犁的发展jin ru了成shu的阶段。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