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百八十三回 扛不住
公元二二二年,吴黄龙二年、魏黄chu三年,chu秋。入八月以来大雨不断,rìye不绝,不仅是荆州、就连汉中一带也是如此,整个汉水liu域水liu量暴涨,就连吴军的舟师都不敢在这时候驶出襄阳港。
吴军多楼船,楼船头重脚轻极易为风浪打翻,后世东吴有江表十二虎臣其中几名极为擅长的水ZHAN的大将都是因为乘坐的楼船被江浪打翻覆船而亡,shu知历史的乔仁可不敢让东吴的大将们在这个节骨眼在汉水里漂。
涛涛的江水阻碍的可不止有吴军,驻扎在筑阳两岸的魏军最先遭到江水的袭击。先是两岸的pao台被上涨的江水淹没,接着魏军的营帐因为地势不太高被积水围困,虽然没达到当年于jin那个地步但也差不远了。
再加上chu夏烈rì炎炎气温极高,来自北方的魏军多有中暑者,而一入八月气温骤降不说还没rì没ye的大雨,魏军士卒一时间水土不服者众多,于是魏军的大营又出现了赤壁大ZHAN时的场景,疫病liu行。
就连大将前将军张辽也因为天气cháo湿而导致旧伤复发,引发一些列的并发症,病倒在魏军大营,看样子似乎是挺不过去了。这一重击直接让曹真措手不及,连rì溺ZHAN全靠张辽出谋划策,再加上他十分shu悉吴军ZHAN法才能和以逸待劳的吴军拼个大致相当,如今张辽不行了,徐晃也得了伤寒,而江水上涨驻防南岸的曹真和北岸的曹休几乎断了联系,他这七万大军就算是渡江退兵都做不到。
当然在八月惆怅的不止曹真一个,宛城的曹丕也很黯然,原因无他司隶校尉杜畿急报,今年七月,也就是上个月,曹丕的粮仓冀州出现了二十年来最大的蝗灾,州郡百姓民ji,liu民漫野。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如今的冀州已经遍野ji荒,再来一个旱灾恐会动摇曹魏guo本啊!
不仅是冀州,如今荆州一带大雨不断,曹魏的两大粮仓之一的南阳郡各河liu水量大涨,看着似乎是有洪灾的趋势,这样一来魏guo的两大粮草都有不产之虞,再在荆州和孙策耗下去似乎吃不消的反而先是他魏guo。
“天不佑我啊!”曹丕得到杜畿急报之后,一下子恍惚是老了十岁,愁得头发都白了。
“陛下保重!”陈群不得不站出来劝谏道,前门有恶Ke后院又起火,这还等着曹丕拿主意呢。
曹丕长吁短叹半响才缓过神来,对着宛城随军的一众重臣问道:“诸卿可有好主意。”
“赈灾、退兵、言和。”董昭三个词语言简意赅,意SI也很简单这几年是不能折腾了。尤其是东南面,青徐二州的粮食上交不多,豫州又不怎么产粮,魏guo的粮仓多数都修建在洛阳、许都附近,从司隶运粮到寿chūn前线,运一百万石途中就能给你消耗掉四十万石。
“侍中言之有理。”看来陈群也是主和的,“如今宛洛许三地存放的粮草不足以在赈灾的同时又支持二十万(实际只剩十六万)大军的消耗了。而且冀州不rì恐有旱灾、南阳郡怕是也有洪水之忧,今年能入库的粮草几近于无,仓禀的粮食要支持军队开支和安抚地方已经不够了,再打下去仓禀见底呀!陛下!”
“真有这么严重?”曹丕吃惊的问道,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从没想过会如此糟糕。
“怕是还有更糟糕的,陛下。”贾诩不忍曹丕这般败坏曹cāo的家底,出言点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汉水上涨两岸消息已断,上军(曹真)的七万大军还在筑阳南岸,老臣怕吴军不肯让他们回来啊!”
曹丕闻言一怔,接着便是冷汗直liu。就在上个月,曹真和曹休凭借江北防yu工事和汉江水浅、江面狭窄,江心出现沙洲,夏侯尚乘船亲率步骑jin ru江中陆地驻扎,制作浮桥,桥通南北可以往来。又以铁索横江阻断吴军的舟师,借此和吴人打得有声有sè。但是江水上涨那座浮桥,连同镇桥铁牛一并被冲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可以说曹真那七万人,现在是孤立无援,只要雨一停吴人极有可能对曹真的大营发起总攻,虽然吴军不过十万但是士气高昂、粮草充足,而曹真孤立无援、不耐苦ZHAN。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