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宫廷的暗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 宫廷的暗战
        天禧三年六月十三,赵恒下诏,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寇准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保信军节度使丁谓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

        这是寇准第二次执掌朝政。朝中不少以气节道义自许的人对此充满了期待。六月初六的时候,司天监上奏说,太白金星白昼现身于天际,天象显示,阴逼于阳,有女主临朝之势。

        与此同时,有谣言也在朝士当中传了开来,说是皇后曾私下里找人询问过唐朝初年武后临朝的故事。大臣中间弥漫的不安与焦虑却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寇准,他依然豪爽如初,只是本分了很多;他小心地侍立在被病痛折磨得表情呆滞、言语艰涩的皇帝的身边,说着一些不痛不痒或者是**的闲话,这让那些期盼着他能雷厉风行、肃清朝政的人倍感失望。

        刘蛾虽然对寇准的突然变通颇为惊奇,不过她对这一类人有着本能的警觉;这也是她同时把丁谓楔入中书的原因。

        丁谓是钱惟演的儿女姻家,在刘蛾的内心里,这才是最可靠的。丁谓对寇准一直是心怀感激;在都堂议事时,也是毕恭毕敬,执后生礼;甚至在一次会餐时,看到寇准的胡须上沾了些汤羹,竟然起身用手帕擦拭干净;尽管被寇准揶揄道:“参知政事乃是国家的大臣,怎么能沦落到为官长拂拭胡须的地步呢?”他也只是讪讪而已。

        丁谓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其实就是皇后安置在中书的一双眼睛。几个月观察下来,丁谓几乎相信了寇准已经认清了形势,在现实面前已经丢弃了那些种种不切实际的治国理想;就像一只失去了爪牙的老虎,在夕阳的余晖里茕茕孑立。

        丁谓在内心里长叹一声,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感到伤感。

        刘蛾没有这么乐观,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寇准的一举一动。十一月的时候,太常礼院呈上大礼称庆合班图,将皇太子的序位置于宰相之前。刘蛾本能地感受到这中间的蹊跷,她授意赵祯以年幼为由辞让。

        赵恒很高兴儿子这样的谦让知礼,他告诉辅臣们可以照原来的班位序列安排。不料,寇准坚决不赞成,他一再强调皇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任重而道远,在朝堂上必须有相应的班位,任何的谦抑退让都是不适当的。寇准的理由冠冕堂皇,无法反驳;赵恒“呵呵”之后就接受了。

        事情一桩接一桩。刘美的族人在西川横行霸道,一直被地方官员捂着。这一回闹得太过分了,为了抢夺一口盐井,居然打死了人;苦主的一个儿子在厢军中做牙校,也是见过世面的,于是一杆子就捅到了京城,这个事就闹大了。

        翰林学士知审刑院盛度在寇准的授意下,上疏要求朝廷指派专人负责调查,以正视听。皇后则坚持认为,这是刁民借机诬陷缠讼图财而已,没有必要动用朝廷资源,发回到地方上处理就可以了。

        事情下到中书,寇准摆出一付公事公办的模样,拿出朝廷现有的处理此类事件的标准流程,塞住了方方面面说情者的嘴。

        监察御史章频奉旨牵头侦办此案。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刘美家族在西川当地犯案累累。章频不敢造次,先抓了几个民愤比较大的,然后上表请旨裁决。因为案子牵扯到了刘美,赵恒很是为难;一方面,皇后一个劲地哭诉是奸人合伙陷害刘美;另一方面是罪证历历在目;几经权衡,寇准放过了刘美,那几个恶贯满盈的刘氏宗人就倒了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