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 永兴军天书
王旦的过世使得寇准情绪低落了很久,尽管这个事情是在预料之内的。派回京师参与吊唁的门生回来说起,王公辞世之前要求儿子削去他的头发,换上囚衣入殓,被杨亿劝阻。
寇准知道,这是因为悔恨他自己没有拼命地谏阻天书与封祀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寇准冷笑一声,心想:这些事情搞不好,本来就是皇帝自己弄出来的,大臣们谏劝管什么用?孙奭已经把话说得那么清楚了,有什么效果吗?结果是皇帝亲自出面草拟文章加以辩解。
王钦若入相之后,寇准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很渺茫了。平心而论,王钦若这个人的才干是不容置疑的,做个宰相也是绰绰有余;只是个人品行实在不敢恭维。这让寇准想到了唐明皇时期的宰相李林甫;这种人掌控朝政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积年之后,朝士之中的道德风气就会被破坏殆尽;朝堂之上只留下那些见利忘义,结党营私的政治小人。每每想到这里,寇准便坐卧不宁。
天禧三年正月,永兴军巡检朱能向寇准告了假说是要回京师省亲。朱能从京师回来之后,便和几个军中亲从躲在一边嘀嘀咕咕了好几天。到了二月中,朱能忽然神神秘秘地闯进永兴军府,告诉寇准说,军士们发现有天书降于乾佑山中!
寇准一听就火了,正要厉声喝斥,朱能却环视了一下左右,低声说道:“相公勿怒,在下尚有曲衷。”
寇准满腹疑惑地将朱能让入密室。
周怀政知道寇准多半不愿意主动上奏天书降临一事,所以走的时候,他就叮嘱朱能一边报告寇准,一边派人先行飞报朝廷。
又有天书降于乾佑山中的消息报上来之后,赵恒只是微觉诧异,皇后却是大吃一惊,这一切完全是处于计划之外。
王钦若被匆匆召入宫中备询。王钦若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不过他很快就敏锐地发现,这又是一个加强自己权力地位的机会。他做出一付很为难的样子,沉思了片刻回应道:“陛下,天书再次降临,可喜可贺!只是上报者是永兴军士卒,难免有虚妄谎报之嫌;臣意以为,若有重臣名将专门上疏奏报,方可服人。”
赵恒忽然似乎清醒了一下,他说道:“咦,寇准怎么没有上报此事?”
王钦若不失时机地建议到:“臣意以为,可速遣內侍前往永兴军查实此事。据臣所知,寇准一向对天书颇有异议,如果此事由寇准上奏,则天下百姓、内外臣僚都会信之不疑。”这个差使交给了周怀政。
朝廷里一向与自己有些龃龉的,受王旦、寇准赏识而一向以道德气节自许的,以及才干出众、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的,王钦若在自己的内心中编了一个名册,已经将这些人一一记录在案。而他自己则像一只花豹,不动声色地盯着在眼前游走的猎物,寻觅着出击的良机。乾佑山中降下来的,哪里是什么天书,那分明就是一次大规模捕猎的良机。
王钦若按捺着猎杀带来的兴奋,精确地算计着进入罗网的猎物,然后就是等待。
寇准的奏疏直至三月中旬才姗姗而至。这是一道密启,没有经过中书,由周怀政直接递进宫里去了。王钦若有些异样的感觉;等到皇帝召他入宫,兴奋地面谕他,做好准备迎接天书,因为寇准经过仔细勘验,已经证实确实是天降神书。
王钦若霎时间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寇准这个弯转得也太大了吧!定了定神,王钦若不敢怠慢,领命而去。
另外一个被寇准转得头晕眼花的是刘蛾。刘蛾对这些一向自命清高,自以为是的大臣本能地反感;而她自己本身又没有深厚的家族根基,所以,所有的能领会她的意图、意愿,向她靠拢的朝臣,她都一律接纳,而且论功行赏。
寇准的奏疏着实让她迷惑,这个人一向对天书态度敷衍,怎么会突然间就放下了身段呢?不但放下身段,而且还无师自通地也降下一道天书来。“看来是在永兴军坐冷板凳的滋味不太好受吧!”刘蛾心里冷笑着。不管怎么说,有寇准这种级别的大臣投靠过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都是一件意外的收获。
赵恒乐颠颠地在四月初备好大阵势,将天书迎入玉清昭应宫,随即下诏,召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永兴军府寇准赴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