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王钦若作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9章 王钦若作梗
        向敏中被擢入中书,也就彻底地断了王钦若入相的念想。王钦若自然地把这一切归咎于王旦对自己的敌意。现在,中书已经被王旦把持,王钦若实在是心有不甘。他耐心地等着机会反扑。

        九月初,赵恒把王钦若找去商谈西北边防的一些事情,很快就谈完了正事。皇帝仍然意犹未尽,便聊起了朝中大臣的优劣。看得出,赵恒对参知政事赵安仁大为看重,有进一步擢用的意思;等到皇帝讲完了,王钦若顺口插了一句话:“赵安仁这个人不但聪颖多才,而且很有良心。”

        赵恒听了这话,好奇地问为什么呢。王钦若平平淡淡地回答说:“据臣所知,赵安仁深受故相沈伦知遇拔赏,所以,每每与人谈起沈伦,言辞都是毕恭毕敬;而且常对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话听到赵恒的耳朵里,却不由得一怔。

        王钦若注意到皇帝脸色的不自然,却也似乎并没有在意,继续说道:“丁谓和陈彭年可以说是大臣中的俊秀之人。两人不但多才多艺,精明强干,而且忠君体国,顾全大局;堪称全才。”

        赵恒一边听着,一边心不在焉地点点头,也不怎么插话。说了好一会儿之后,赵恒忽然问道:“朕想着再增置一员参知政事,你看谁比较合适啊?”

        王钦若似乎是早就料到有此一问,他立刻就接口道:“丁谓和陈彭年都堪当此任。”

        赵恒下意识地摇摇头,说道:“丁谓还可以;陈彭年轻佻无行;早年,李沆和张齐贤都说过此人不堪重负;还有别的其他人吗?”

        王钦若略作沉吟,即压了压声音说道:“臣听闻,翰林学士李宗谔因为子女婚嫁购房置屋,而欠了宰相王旦不少的钱,还不上钱很发愁;现在正积极谋求能入得中书,这样按惯例就可以获得一大笔赏金来偿还欠王旦的债务。”

        赵恒听了,不觉笑了笑,说道:“流言蜚语,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呢?”

        两人一直聊到意兴阑珊,王钦若方才拜辞出来。

        过了几天,赵恒召王旦入宫,正式告诉他要免去赵安仁参知政事一职,理由是,听说赵安仁在中书颇为懒惰,御前会议时也往往缄口不言,不像是中枢大臣应有的作为。

        王旦莫名其妙之下,试着努力地为赵安仁辩解,不过看来皇帝是决心已定了。

        赵恒接着就问:“你看谁可以替代赵安仁?”

        这个人选王旦早就心里有数,他像平常奏对一样,心安理得地回答道:“按照资历才干,品行操守,翰林学士李宗谔是最合适的人选。”

        赵恒听得一怔,看着王旦,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就批准了王旦的推荐。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地对王旦说:“容朕再想一想。”

        王旦一肚子的纳闷,退了出来。

        几天之后,敕书下来,赵安仁罢为兵部尚书;同时,以三司使、礼部侍郎丁谓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盐铁副使、右谏议大夫林特权三司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