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刘氏的皇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刘氏的皇子
        侍女李氏隆起的腹部越来越突出,修仪刘蛾的肚子也随之越来越大。刘蛾已经请来三个稳婆入宫看过了,都说李氏肚子里的是个皇子,刘蛾的内心还是忐忑不安,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昊天上帝上一炷香,然后虔诚地跪拜和祈求一番。

        李氏于四月中旬临盆,刘蛾居然也在同一天生产;剧烈的疼痛从子时开始,到巳时结束;经历了数个时辰的痛苦折磨,侍女李氏精疲力尽,昏昏睡去;稳婆麻利地将新生婴儿处理好,用小褥子一裹,悄悄地抱出了门。不多时,宫里就传出来消息说,修仪刘氏产下一子。

        內侍出来出来报告时,赵恒正在听取权知开封府周起汇报工作,他立即止住周起的报告,笑眯眯地问道:“卿可知朕今日有何喜事?”

        周起愕然地回应道:“臣实在不知道是何喜事。”

        赵恒“呵呵”一笑,大声说道:“朕得了一个皇子!”说完起身步入内殿;不多一会儿,赵恒就从里面出来,从怀里摸出几枚纯金制钱,递给周起,说道:“这是喜儿钱!”

        周起连忙伏地拜贺。

        侍女李氏醒来的时候,房间里已经归于安静,只看见婕妤杨如意坐在床边,手里捧着一只瓷碗。

        李氏下意识地问道:“孩子呢?”

        杨婕妤吹了吹碗边,没有回答。他往前凑了凑,用手中的瓷勺搅了搅碗里的红枣稀饭,轻轻地舀了一勺,慢慢地喂给李氏;看着李氏喝完了这一勺饭,杨如意板着脸对她说:“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孩子自有奶妈照应;你一个小小的宫婢,就不要多问了,免得惹出麻烦来!”

        李氏听了这话,眼泪便涌了出来。杨如意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掏出手帕来,轻轻地擦去了李氏脸上的泪水,然后一勺一勺地将这碗稀饭喂进李氏的嘴里。

        关于李德明纵容所部侵略河西,劫掠沿边蕃部熟户的消息,近来屡屡传入赵恒的耳朵里,又勾起了赵恒的兴趣。

        几个月前,张齐贤因为上书劝谏修筑玉清昭应宫而被打发出去判孟州,这个事现在看来只能与王钦若商量了。

        王钦若进宫的时候,带着知环州高继忠刚呈上来的一封奏疏。奏疏中说:李德明虽然已经称藩俯首,然而不大遵守誓约;他常常派人带着酒食钱财,引诱沿边熟户汉民,要么刺探军情,要么举族叛逃;朝廷应该有妥善的应对策略。

        与王钦若的讨论,看样子让赵恒颇受鼓舞,他迫不及待地将王旦召进宫,然后递给他高继忠的那份奏表。

        王旦看得很仔细,看完之后却没有说什么,仿佛是一封平平常常的边境奏报。

        王旦的反应似乎倒也在赵恒的意料之内。赵恒提了提声音,不疾不徐地说道:“李德明惧于朝廷征讨,才勉强称藩进贡;立誓之时,既不遣子弟入侍,又不愿放散其军马;数年以来,不断地派兵侵略河西诸州,有失朝廷羁縻之意!近日,有大臣上书言事,说起河西局势,认为与其以财帛和戎,最终或许养痈遗患,不如奋起干戈,平定祸乱,或许对国家的未来更为有利,卿意如何?”

        (注:和戎,指中原王朝与外族﹑外国修好,意与“和亲”相近。)

        王旦故意地沉思了一下,回答道:“臣意以为,止戈息武仍然是上策。刀枪剑戟,野战厮杀,都是些不吉不利的事情。太祖、太宗兴师动众,混一宇内,究其情势,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太宗之时,对于杀伐征战已经非常慎重了。陛下承太平之世,以悲悯之心羁縻夷狄之众,以熊罴之士守卫边境险要,四方晏然,这才是天子的圣德!况且,军中不乏武夫悍卒,小有功劳,便恃功邀赏;威名略盛,即跋扈难制;最终不免欲壑难填而家破人亡,陛下不可不慎之又慎!”

        仿佛被王旦这一席话醍醐灌顶,赵恒连连点头,说道:“卿言深合朕意;这一定是边关将帅苦于无功,而乐于生事;事成则归功于己,事败则贻祸于国;朕岂能受此蛊惑,而遽兴无妄之兵?”

        王旦立刻拜伏称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