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2章 玉清昭应宫
几天后,工部尚书平章事王旦晋升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刑部尚书寇准晋一秩,为户部尚书,出知天雄军,兼驻泊都部署。
正月初一将辅臣召入内殿朝拜天书是刘蛾的主意,在大内营建一座宫室专门供奉天书,也是刘蛾的主意。
大中祥符二年正月,美人刘氏被越级晋为修仪,正式成为九嫔之一;才人杨氏也越级晋为婕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口舌,赵恒特地下令免去册封之礼。
(注:妤【yú】基本字义同“婕”,表示漂亮、聪慧、美丽。婕妤,后宫中女官名。)
专门供奉天书的宫院被命名为玉清昭应宫。赵恒本来只想盖一个小小的宫室,能够满足小规模的参拜活动就行了;刘蛾却劝说他,既然天下都知道是天降神书,就应该大张旗鼓地举行祭祀和朝拜;玉清昭应宫不但规模要宏大,而且整个的建筑和装饰都要精美绝伦,以配得上所供奉的天书。
一想到浩大的花费,赵恒不能不深感为难。煎熬之下,刚刚被扶正做了三司使的丁谓在王钦若的推荐下入宫备询。
丁谓完全同意刘娘娘的看法;他晋见的时候做了充分的准备,甚至带着全国各路转运使的钱粮赋税细目清单。
他特别指出,玉清昭应宫工程浩大,可能会耗时十年以上;考虑到修建的费用最终会平均摊入十数年的国家财政,所以,他毫不含糊地向皇帝保证,修建玉清昭应宫根本不会给国家财政带来任何的压力。
听着丁谓这样信心满满的陈述,看着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赵恒不知不觉就放下心来。经费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还有一个麻烦也比较头痛。这一年下来,赵恒看得很清楚,大部分的朝廷大臣对天书颇有微词,只是碍于皇帝的面子,才勉强迎合罢了。
如果随便找个地方把天书供起来,大臣们也许就默认了;可是如果说要大兴土木营造奢华宫观来供奉天书,不要说到时候谏书会堆满桌案,搞得他烦不胜烦,就是王旦这一关恐怕就过不了!
丁谓却连眉头都没有皱,就想出个主意:“朝中大臣哪里能理解到陛下的苦衷。臣以为,修建玉清昭应宫并不单单是为了供奉天书……”丁谓故意停了一下,赵恒明显地瞪圆了眼睛,丁谓往前凑了凑,很认真地说道,“眼下,国家储君未立,天下人心未有所归,这才是国家的头等大事!陛下和娘娘虔心修建宫观,侍奉神明,只不过是为陛下求一皇嗣而已,大臣们怎么会不明事理到这种地步呢?”
赵恒的脸上一瞬间便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失声说道:“这正是朕之本意!”
丁谓不失时机地拜伏于地,连声称贺。
四月初一,三司使丁谓接到任命为修昭应宫使,翰林学士李宗谔位同修宫使。当天下午,宰臣王旦就被看到匆匆入宫求陛见,一刻多钟的时间,又从宫里匆匆出来,面色灰暗地回到政事堂。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