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 王钦若机会
刘蛾咽下了这口窝囊气。她现在每天除了不动声色地仍旧帮着皇帝处理朝政外,还提心吊胆地盯着后宫的宫人,生怕传出有怀孕生子的消息。她开始留意大臣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皇帝本人对每一个人的好恶。
不费多大的劲,刘蛾就注意到几位辅臣中,只有王钦若看起来比较孤立,尽管皇帝对他圣眷不衰。
她不能束手待毙,她决定博一下自己的运气。她知道皇帝最近比较心烦,因为京师里这阵子传言,当初在澶州与契丹订盟的时候,大将们屡屡进言,说敌人冒险深入,孤军久战,业已疲困;正是整合河北各军,四面兜击之时;要不是订立和约,契丹人哪里还能从容逃走?当时只要稍稍咬咬牙,现在幽州说不定都已经拿下来了!一个大好的形势,现在反而弄成了每年还要白白送给契丹数十万金帛,不但屈辱之至,而且还是资敌的行为!
看着皇帝在宫里唉声叹气,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刘蛾着实心痛。她猛地一个机灵,计上心头,她告诉皇帝说,以她自己的亲身经验,愚民最是敬畏鬼神;要想熄灭这些流言蜚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弄一些鬼神祥瑞之事,以证明官家是受命于天,受到天地神灵的护佑。
赵恒听完吓了一跳,这个主意过于大胆,已经超出了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他支吾了一下,就把话题扯了开去。
八月下旬,知枢密院事王钦若府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是刚刚升职的殿前都虞侯张旻。王钦若摸不着来人的套路,却也不敢怠慢。
张旻进了堂屋之后,见了礼,俯身过去低声说道:“在下要给相公送上一份大富贵!”
王钦若疑惑地看了一下张旻,忽然笑了笑,把张旻让入密室,两人说了有半个时辰的话,张旻告辞回去了。
消停了几年之后,最近这一阵子,事情忽然多了起来。七月的时候,传来消息说,广南宜州戍军不满知州刘永规的残酷虐待,愤而造反;杀死刘永规之后,据城自立;诏旨遣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曹利用率兵进讨。
九月下旬,西北边又上报说,李德明在灵州聚集大军,图谋袭取西凉府,甚至有计划要进据甘州,劫掠回鹘。
赵恒对插手干预河西事务实在是毫无兴趣,所以,这份军报本来也就会被丢置一旁而束之高阁了。不料,吏部尚书张齐贤闻讯上书指出:河西蕃部自从李继迁开始,就一直图谋占据西凉府,以便打通前往瓜、沙、甘、肃,乃至西域诸国的通道;本来以为李继迁死在西凉府之后,党项诸蕃会打消这一念头;现在看来,李德明借口为父亲报仇,还是没有放弃并吞整个河西的努力;有唐以来,河西各蕃部互不统属,所以,不能构成对中原的明显威胁;一旦李德明控制了整个河西,到时候,西北边境的麻烦就真正开始了!
在奏疏中,张齐贤还历数了朝廷在有关河西局势的决策中所犯下的一系列失误,明确指出,正是由于这些失误,才导致目前河西的被动局面。
看着张齐贤的奏表,让赵恒又揭起了澶州和议的疮疤,这搞得他郁闷之至,翻来覆去,难以排遣。
直到看见王钦若的身影出现在滋福殿的门外,赵恒的情绪才一下子舒缓了下来。王钦若被內侍引上殿,行了拜礼,然后接过张齐贤的奏疏草草一览,便回复道:“张齐贤所言,杞人忧天而已!陛下勿以为意。”
赵恒皱着的眉头舒展了开来,问道:“何以知之?”
王钦若故意慢吞吞地说道:“李继迁祸乱河西十余年,先帝时,数次征讨,不能损其毫发;最后竟然是在进攻西凉府时,死于吐蕃人之手;李德明比起李继迁,无论是才干、智略,都相去甚远,他凭什么能够攻取西凉府,进而统一河西呢?”
这个解释简直就是一目了然,使得赵恒豁然开朗。神清气爽只持续了一瞬间,赵恒很快就又目光黯淡了下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