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王超的坚守
王超却感到这伙辽军战术诡异,根本不像是胆怯避战的样子;他思忖再三,决定向瀛、莫、深、祁各州派出大批哨探,等情况进一步明了之后,再决定行动方案。
东路辽军突然改变了原计划,布署兵力开始猛攻瀛州,这是萧挞凛在太后萧绰的压力下不得已作出的让步。
当初说服太后同意出兵时用的主要理由就是夺回关南故地,所以,在瀛州城下太后以此质问耶律隆绪时,皇帝便多少有些狼狈。
在萧挞凛的严厉,瀛州城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着力点。自从周世宗收复关南之后,瀛州城就按照堡垒的标准加以修建,作为高阳关防守布局中的战术支点。
瀛州城布局紧凑,城墙却是高大厚重;辽军历年南下时,也曾不止一次地进攻过瀛州城,从来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
调集重兵攻击坚固设防的城池,在萧挞凛的战术构思中,属于下策中的下策;不过,这一次,他妥协了,他要借此把定州大营的宋军逼出来。
攻城没有动用契丹主力,主要调用的是奚部以及北院各部的兵力。攻防战十分惨烈。
辽军动用手头所有的攻城器具,然而,瀛州守军对此早有准备。瀛州城墙密集而突出的马面就给攻城部队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身披重甲的辽兵几乎随时都会受到三面打击;鹅车被烧毁,冲车被砸烂,投石和飞矢又大多被战棚遮挡;饶是如此,辽军攻势不减,耶律隆绪亲自在前沿督阵,萧绰在后阵击鼓助战;数万辽兵分成梯队,一波接着一波,势如惊涛骇浪,连绵不断。
与此同时,萧挞凛也带着西路辽军扑向祁州。祁州没有什么战略上的重要性,因而原本也就没有坚守的打算。所以,在辽军开始围攻瀛州时,知州就带着所有军民南奔深州,与深州守军一起合力固守。
放出去的哨探陆续地回来了。从瀛州、祁州、深州飞奔而来的求救使者也到了唐河大营。这一回,将士们有些群情激昂了。
大将们已经有人在提醒王超:纵敌不击,按兵不动,朝廷不会听之任之!多年前,都大点检傅潜便是前车之鉴。不过,仔细地分析了探子们带回来的大量情报,王超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出了唐河当面的数万敌军之外,在定州以东,高阳关以南,深州以北的广大区域里,大约还有十余万辽兵隐藏在居民已经逃散一空的大量村落里。
王超盘算了一下,估计契丹人这次是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这完全地大大地超出了半年前自己规划防守时,对辽军入侵规模的预料;既然契丹人倾国出动,那目的就恐怕不是骚扰一下边境,抢掠一些财物,击溃几支守军,攻陷几座城池那么简单。想到这里,王超的头皮已经有些发麻。
思前想后,王超决定按兵不动,持续观察辽军的动向,同时,将掌握的情报向枢密院汇报。
王超的决定得到了副都部署桑赞的支持,而且面对情绪热烈、纷纷请战的将士,桑赞想起了早先行营接到过一封圣旨,命令定州行营坚守营寨,不得随意派遣偏师追逐敌骑,以免中敌埋伏,失亡将士。
王超眼前一亮,翻出了这道诏旨,然后召集众将,郑重其事地捧出这道圣旨,当众宣读。
将领们虽然满腹狐疑,倒也是无可奈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