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吕端的建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吕端的建言
        宰相吕端病了好几个月了,上疏要求解除枢机职务。赵恒只同意他免去朝谒,每天直接去都堂视事就可以了。情况似乎要更严重一些,派去探视的內侍回来报告说,吕相公实在是行动比较困难,每日去都堂视事非常辛苦。

        十月初一傍晚,赵恒带了两个內侍悄悄地出了宫门,径直前往吕端府第。听说太子来访,吕端努力起身,穿戴齐整,亲自去门口拜迎。赵恒命內侍扶持着吕端,一起进了堂屋。

        赵恒很歉疚地对吕端说:“相公劬劳为国,以致于染疾沉重,步履艰难,朕感同身受;当再遣御医,切为诊治。国家内外多事,中书依然仰赖相公主持;朕意欲难为相公居家卧治军国大事,不知相公意下如何?”

        吕端笑了笑,平静地回应道:“老臣深受两朝知遇之恩,纵然粉身碎骨亦无以为报;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是也!区区疾病,何足挂齿。只是中书都堂,国家重地,事关天下安危,朝廷脸面;如果让大臣们奔走趋承一介老迈病夫,实在是有骇观瞻。臣望陛下收回成命,解除臣宰相职务,容臣于家中静养。”

        看着吕端坐在那里颤颤巍巍,一副痛苦的样子,赵恒也颇觉难受。沉默片刻,他又说道:“老相公去意坚决,朕也不免伤感。只是相公一旦罢去,朕便有‘朝堂空矣’的感觉!”

        吕端闻言,板起脸说道:“太祖应天受命,太宗恩养天下之士,如今朝廷人物空前,陛下不可妄自菲薄。”

        赵恒有点赧然,讪讪地说:“相公若执意不回,那朝中何人可托付以国事?”

        吕端不加思索地说:“张齐贤多谋善断,李沆明敏中正,都是一时之选,唯陛下择之。”

        赵恒点了点头,又问道:“他们之后,谁又堪任宰相呢?”

        吕端看着年轻的皇帝,很认真地说:“朝廷端士如云,陛下徇齐天纵,只须用心为国择人,便不愁找不到国士为国尽忠!”

        赵恒脸色平和了一些,低声说道:“老相公虽然离开了枢府,不过朕心仍然倚为长城。休养之余,不妨为朕留意贤才。”

        吕端淡淡一笑,也低声说道:“可曾有人对陛下提及寇准?”

        赵恒怔了一下,缓缓地回应道:“先帝临终时曾对朕谈起此人,说他‘有大节大度,可担负重任’。只是,朕当时悲伤盈怀,不及细思。事后想起来,甚为不解。既然寇准如此贤能,先帝何以将他逐出京城?”

        吕端似笑非笑,淡淡地说道:“以臣所料,应该是唐文皇逐李勣之意。”

        赵恒一下子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他急急问道:“既然如此,朕即便下诏征他回来入枢府。相公之意如何?”

        吕端宽厚地笑了笑,回应道:“陛下不必急在一时。寇准受先帝殊眷,年少得志,意气风发;故而过于刚直,嫉恶如仇;以天下为己任,不避君臣形迹。这些都不利于他执国之柄,也易为奸险之徒所间。臣意以为,陛下可以先为寇准觅一近畿大藩,或命其知开封府,既可增其历练,又可使其知悉寻常仕进的程序,将来于国于人皆大有裨益。”

        赵恒听得连连点头,沉吟少顷,他迟疑地说道:“先帝时,两府大臣似乎皆有定额,朕意欲有所调整,想听听老相公的意见。”

        吕端缓缓起身,吩咐堂屋里的人全部退下,命內侍守在门口,这才缓缓坐下,君臣二人又商议了约摸有两刻钟才停当。赵恒也就悄悄地回宫去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