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老皇甫押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3章 老皇甫押粮
        清远军守将张延上报枢密院说,有数千蕃兵骚扰,已被击退;据俘虏供称,朝廷解除粮盐之禁后,李继迁一下子在蕃部当中声望剧增;今年银、夏以北旱情严重,蕃人生计艰难;自七八月以来,已经有蕃人陆陆续续南下依附李继迁,看样子秋凉之后,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注:清远军,北宋初为清远镇,后置军;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域内,是北宋和蕃人战略要冲。)

        新任枢密使赵镕把情报汇总了一下,报给了皇帝。赵炅对此半信半疑,主要是这一重要情况并没有得到夏、绥一带驻军的证实,况且,蕃人迁徙扰边早就习以为常,也未必都是李继迁策划,所以,赵炅基本上认定是边将为了邀功而夸大其事而已。

        赵炅的猜测很快得到了证实。十二月下旬,延州方面上报说,侍卫马步军都军头、澄州刺史、石堡护军孙赞不遵节制,擅自出兵与蕃人接战,中伏失利,亡失百余人。

        赵炅览奏大怒,对王仁睿说:“国家的边事就是被这伙人给搞坏了!”延州方面很快就接到制敕;孙赞着即于军前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西川的局面完全得到了控制,两个月前已经将王继恩召回京师了,所以这个新年总的来说,赵炅的心情还是蛮不错的。他不但在正月里亲享太庙,而且还在南郊筑坛举行了祭祀天地的仪式;结束之后,照例下诏大赦天下。

        陕西转运司花了几个月的工夫,将那些计划运往灵州的粮草军仗先行集中在庆州,然后通知枢密院请求安排押运事宜。枢密院照例把这份差事落实给了环庆路马步军都部署皇甫继明。

        (注:环庆路,北宋时期环庆路统领庆州、环州、邠州、宁州、乾州等地。)

        拟旨的时候,宰相吕端、寇准,以及枢密副使向敏中、钱若水等都建议说,既然清远军、石堡都有蕃贼出没,这次往灵州运送刍粮,还是应当谨慎一些;不妨命令夏州方面出兵向西扫荡以为牵制。提议被赵炅否决,理由是徒生边事。他还从侍卫当中挑选了两个机灵干练之人——洛苑使白守荣和西京作坊副使马绍忠——前往环庆军中做了兵马都监,打算视其表现作为将来提拔的资本。

        中书省事务繁剧,一直以来都维持着至少四员宰相。赵炅考察了大半年也没有发现太合适的人选,于是,勉强将行事审慎的御史中丞李昌龄拔进了中书省。

        白守荣和马绍忠在环庆军中待了有一个多月,帮着整顿驻军,归整辎重,计划行程,以及筹划应变方略。老实说,皇甫继明对这两人的印象并不好,只是碍于其来头不小,也就不便发作罢了。

        快要出发的时候,不巧皇甫继明病了,还病得不轻;大军的行程被迫延后了一天。当天晚上,白守荣和马绍忠来探视病情,一番问候之后,便不客气地说明来意:“我们已经和灵州守军约好了接应的日期和地点,如果不能及时出发,就一定会耽误军期。既然老将军疾病沉重,一时半会难以痊愈,不如就此在庆州休养,粮草辎重交给我等负责运往灵州,不失为两全其美之策。”

        皇甫继明瞿然一惊,“霍”地坐起,对这两人说道:“老夫之疾并无大碍。押运粮草关系重大,岂敢推卸责任?大军明日便可出发,你们不用担心。”

        两人微微吃了一惊,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便扯了几句闲话之后告辞了。

        第二天一早,皇甫继明果然披挂整齐、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大军校场,点齐人马之后,便分队向北进发。

        皇甫继明一直撑到快到清远军时才倒下,被亲兵安置在一辆大车上,送进了清远军城。约好来接应的灵州马步军都部署田绍斌已经等了他们一天了。皇甫继明见到田绍斌时,已经说不出来话了,他只是用力地握了握田绍斌的手,就溘然长逝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