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张浦入汴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张浦入汴京
        李继迁的特使带着良马和金银贡品,于三月下旬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城,来的人是银州五部都押衙张浦。这个名字赵炅屡屡听边将们提起。陛见的时候,赵炅不免细细地打量了一下,张浦是个五短身材的壮实汉子,面相憨厚,言语朴实。一番见礼之后,赵炅不由得心生好感。

        两天之后,赵炅在崇政殿校阅卫士,特地把张浦召来。只见卫士们个个挽弓如满月,箭箭都能射中靶心。校射结束后,赵炅示意领队的指挥使将手中那张一石六斗的硬弓交给张浦试试筋力。

        张浦谦恭地行了一揖,接过那张弓,略略一试,然后猛地一拉,只见张浦浑身上下肌肉绷紧,那张弓也只是拉开了一半而已。张浦放下那张弓,脸上惊骇不已。

        赵炅“呵呵”地笑着,问道:“蕃部的武士能敌得过他们吗?”

        张浦马上躬身一揖,毕恭毕敬地回答道:“臣等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蕃部缺乏良材,弓弱矢短,哪里能够做得出强弓利箭呢?”

        赵炅俯身过来,笑眯眯地说道:“朕还听闻,蕃部饮食居处,粗恶简陋。既然是这样,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李继迁为什么不能解散部曲,携尔等束身归命?这样岂不是既使朝廷无西顾之忧,又可使尔等子孙后代永保富贵的两全之策吗?”

        张浦面不改色,平静地回应道:“蕃人不习诗书,不惯拘束;就算有幸侧身于朝,也不过是中朝士大夫的笑料而已。赵观察使业已束身听命于朝,还望陛下法外施恩,容许我等徜徉塞外,为陛下扞边。”

        赵炅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凝固了,他缓缓地往后靠了靠,淡淡地问道:“张浦,你这一路上可有什么见闻?”

        张浦迟疑了一下,拜伏于地,朗声说道:“银、夏一带土地贫瘠,气候苦寒,蕃人谋生,本就艰难;前两年朝廷更是下令沿边粮斛不许过河西,河西青盐不许过界贩鬻,致使蕃人生计雪上加霜。臣来之际,赵观察使再三叮咛,一定要面见陛下,为边民陈情。蕃人亦是陛下臣民,陛下岂能坐视他们衣食无着,冻馁而死呢?”

        (注:鬻【yù】意为卖。)

        赵炅低着头沉默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道:“卿言亦无不当。此禁原也是权宜之计,既然多有不便,除之何妨?”

        张浦闻言大喜,再拜谢恩。赵炅又和颜悦色地与张浦聊了一些河西风土,然后才打发他下去了。

        解除禁令一事在中书省没有什么争议。原因是禁了河西青盐之后,原本指望商人们从河东贩池盐入陕,结果因为贩盐入陕利润菲薄,导致陕西之人无盐可吃,苦不堪言。大臣们的争执主要集中在一些细节问题上。

        参知政事寇准认为,李继迁这一番表演,貌似恭顺,实则毫无屈降之心。朝廷如果因为李继迁的请求而解除禁令,得到实惠的河西蕃人不会感激朝廷的恩典,只会感激李继迁的仗义,从而进一步加强李继迁对抗朝廷的实力。为此,寇准建议,暂缓取消青盐之禁,对犯禁之人的处罚可以宽松一些;将张浦扣押在京师,另行派使者授予李继迁节度使一职,令其入京朝见,以察其归顺之心。

        然而大臣们却普遍认为,既然是朝廷覃恩边民,就宜早不宜迟;而且,朝廷对李继迁一直以来也不过就是羁縻而已;只要他能定期地遣使进贡,也就达到了羁縻的效果;扣押张浦反倒显得朝廷气量狭小,有失远人之望。

        说实话,赵炅对李继迁这个人的看法,远没有他的宰相们那么乐观,尤其是近几年来,李继迁的所作所为,可谓是历历在目。所以,他盘算了几天之后,决定先把青盐禁令解除了,让陕西人有口盐吃;同时派出阁门使冯讷持诏任命李继迁为鄜州节度使,促其入京朝见。

        (注:鄜【fū】鄜县,旧地名,在陕西,今改称富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