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蜀中遗留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章 蜀中遗留事
        四月初三,赵炅就获悉了夏州的情况。这阵子,赵炅正被川峡四路的失控局面搞得焦头烂额。反叛的乡民不但攻下了成都,李顺还自称大蜀王,改元应运。

        李继隆擒获赵保忠已经足以震慑河西蕃人,这让他略觉宽慰。褒奖有功将士的诏书随即发出,赵光嗣做了夏州团练使,同时削去赵保吉所赐姓名,恢复其本名。

        虽然已经派了大军入蜀,不过蜀中形势似乎愈发的不得要领。为此,赵炅已经召集重臣们讨论了许多次,宰相吕蒙正主张安抚,参知政事赵昌言力主发兵捕杀,于是纷纷攘攘莫衷一是。

        看看也聊不出个什么结果,赵炅忽然换了个话题,问起了夏州城的掌故。吕蒙正便详细地介绍了赫连勃勃兴筑统万城的前前后后,以及其后夏州城的历史沿革。

        赵炅饶有趣味地听完,笑着说:“如卿所言,此城历代均为奸雄所据,实属不祥之地。朕意以为,虽是古城,却深处沙漠,控御不便,白白地让蕃人生出觊觎中原之心。与其昼夜提防,莫如摧毁城池,将居民迁往银、绥一带,反倒更为稳妥。卿意如何?”

        吕蒙正立即表态赞成,他说:“赫连勃勃当年蒸土为城,凶暴为政,使得后世夏州屡为关右之患。陛下若能毁而弃之,实在是为子孙万代除此祸根。”总算决定了一件事情,赵炅稍稍地舒展了一下郁闷的心情。

        赵保忠直到五月中旬才被押解至京。赵炅念及他早年归顺之义,没有要他的命,封了个宥罪侯,软禁在京城。

        跟着一起来的,除了赵光嗣之外,还有监军秦翰和李继隆的胞弟李继和,他们两人是后来追上押解队伍的,回京的目的是设法保住夏州古城。两人费劲巴拉地给赵炅解释了半天夏州城对河西蕃人部落的威慑作用,以及夏州驻军对灵州侧翼的掩护作用。

        赵炅听了,未置可否,把他们打发走了。几个月后,夏州古城还是被毁弃了。

        川峡四路的捷报也陆陆续续地到了枢密院。王继恩于五月初收复了成都,并抓获了李顺;如京使白继赟又在夔州大破造反大将张馀,俘斩殆尽。

        赵炅还没怎么高兴呢,监察御史裴庄递上密奏说:“击破成都后,大军都屯集在成都周围,大将们日夜携妓纵饮,军士们赌博剽掠,无复斗志。成都城门外十里之地,犹为贼人所据。蜀、卭诸州,仍然大部沦陷;溃兵毛贼窜伏山谷之间,伺机而动;望朝廷速遣重臣督战。”

        赵炅郁闷之下,只得派个內侍带着诏书,委婉地将王继恩责勉一番。

        李继迁派了个牙校带着数十匹良马,和一批财物作为贡品送到京城,还呈上一封奏表,以示悔过,在奏表中仍然自称赵保吉。这让赵炅心中的怨怒之气稍微地平复了一点。他让知制诰柴成务起早了一份警告和威胁意味甚浓的诏书,质问他为什么勾结契丹扰乱河西。

        皇帝的焦虑和不安并没有写在脸上,不过內侍们看到茂贞和尚,以及崇仪副使王得一这些人隔三岔五地进宫里来占休咎、解吉凶。便都一个个地小心翼翼起来了。

        八月十八视朝结束之后,赵炅黑着脸把两府重臣召到崇政殿声色俱厉地责备了一通。事情的起因是,大臣们商议之后认为,昭宣使王继恩平定蜀乱有功,应当授予宣徽使一职,以赏其功。

        赵炅看了中书的动议,很不高兴,他告诫这些重臣们,有唐一代,内忧外患就是肇始于宦官干政。一个宦官做了宣徽使,就是干政的开始。这个头一开,以后就没法收拾了。

        宰相们听了这话,就争辩说,王继恩独制方面,克定祸乱,有大功于国家;不予以赏拔,不足以激劝其余。这一下把皇帝给惹火了。他大声指责这些大臣们迂腐因循,拘泥不化,将来一定会把国家引入混乱不堪的局面。大臣们受到训斥之后,都惶恐不安地退了回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