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烦心的密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烦心的密奏
        几天前,皇帝赵炅留下弟弟开封尹秦王赵廷美看家,自己带了一批文武大员北上巡视。刚到了澶州长垣县,就接到了关南屯军以急脚递送达的捷报。捷报上称,大破契丹万余众,斩首三千余级,辽兵已经全部退回其境。

        赵炅松了一口气,召来随行的知制诰李至,让他草制敕,以崔彦进为关南兵马都部署;同时严令河北诸军秣马厉兵,准备大举北伐契丹。

        皇帝继续北上,五天后驻跸大名府。之后一连几天便没了动静。皇帝居然兴致勃勃地宴请地方官吏,甚至还出去打打猎。

        到了十二月初,随行的宫苑使王继恩找了个机会踅到赵炅身边,想请示一下下一步的行止。赵炅没有搭话,递给他一份密奏,是西上阁门副使关南监军薛继兴呈上来的,大意有三条:

        其一、徐河一役,崔彦进虚报战功,实际斩首不足两千,谎报三千有余;契丹溃兵大部逃脱,谎报生俘数千。

        其二、侵吞财物;契丹大军溃逃时,遗弃了大量掳掠来的钱财,这些缴获的财物,大部分被参战各军私吞。

        其三、破敌固然可喜可贺,不过将领们并没有遵守陛下事先制订的战术和阵法,窃为陛下忧之。

        (注:东西上阁门使在宋代属横班诸司使,无职掌,为武臣迁转之阶。)

        (注:宫苑使,官名,唐代始置,宋承唐制,于西班诸司使中置有此官;一种为掌皇宫内苑之事的实职官;另一种宫苑使无职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

        王继恩看了看赵炅的情绪,小心地宽解道:“这伙军将都是些粗鄙之人,不像朝堂之上尽是谦谦君子。大家若是究其细行,则恐怕会无人可用。老奴曾见太祖当年也是抚用而已,但责其效,而赦其小过。如今边境多警,还需要这些人为国家扞边,只要能奋勇破敌,冒禁犯法当略加涵容。”

        (注:扞,【hàn】同“捍”。“干”指“盾牌”,“手”与“干”联合起来表示“手持盾牌”,意为自卫,保护。)

        赵炅看了看王继恩,没有说什么。

        王继恩于是说明来意,赵炅欠了欠身,缓缓地说:“朕欲乘此战胜之机,北伐契丹,你意如何?”

        王继恩迟疑地回答道:“时值寒冬,大军进讨恐不利于刍栗转运。大家何不召集宰相学士议之?”

        (注:大家,并非现代汉语的“大家”,是对皇帝的敬称。)

        赵炅点点头,说道:“好,你去和卢多逊、李昉、扈蒙商议一下吧。”

        王继恩应了一声,就拜辞了。

        商议的结果是,与其仓促北伐,不如广积刍粟,训练士卒,伺机而动。赵炅想了想。便让王继恩传令下去。三天之后,车驾返回京师。走之前,留下威塞军节度使知颍州曹翰,负责监督修缮各军州城池,疏浚河流,以通漕运。

        十二月十六,赵炅回到开封,桌案上摆着一道左拾遗、直史馆张齐贤的奏疏,大意有三点:

        其一、契丹已经远远没有从前那么强大,所以并不可怕。怎么知道这一点的呢?去年平定北汉的时候,契丹曾经倾全力来救援,最终丧师失地,无功而返。契丹国力连北汉都庇护不了,还有什么能力图谋中原呢?

        其二、如果因此想一鼓作气、荡平幽燕,也不太现实。应当采用战国时期名将李牧对付匈奴人的策略:深沟高垒,蓄力养锐,以逸待劳。

        其三、自古以来,国家都是先有内忧,才招致外患。圣人为君,既不会逞强好胜,也不会纠结于尺寸的得失,而是以人民为本;如果人民都能安居乐业,生活便利,那么远方的蛮夷自然就会投奔而来。而修理内政的关键在于慎选官吏,严明立法,为政宽和,除弊立新。如果能做到以德怀远,以惠利民,则契丹不足吞,燕蓟不足取。

        这道奏表,赵炅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才收拾了起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