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原体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原体 (1 / 3)
        这间屋室仅不到20平米,四周却密密麻麻的排满了线路和机器管道,还有几个机械臂。

        “就是它了”臧云斌指着处在正中的一台圆柱形装置,不难发现,这就是主体。因为无论排线有多么的乱,管道多么的曲折,都集成三个接口向圆柱装置里输入着。

        “这就是离原体?”苏七面露怀疑。“离原体”是一种由粒子高速撞击原子内质子从而产生的新原子。简单的说,就是将A原子变为B原子。这种实验完完全全就是核性质。可所以装置就在这仅不到20平米的屋子里,这与苏七想象的完全不同。

        臧云斌也猜出了苏七的心思:“小苏啊,你想多了,这只是一个实验装置,完全是模拟的,真正的还没有造出来呢。”

        苏七微微上扬眉头:“所以,你给上面的报告,全是假的咯。”

        “哈哈哈,当然了,不过不是全假,想造出这东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呢。”

        “离原体”是臧云斌这7年来的研究对像。他写给上级的报告,充分,直接的表达了它会“做”什么:“点石成金”!它的本质是一个原子内质子衰变会增加或减少质子,从而生成新的原子,就是意义上的“点石成金”。

        这项技术的前景很广阔,早就有人“完成”过。不过他是将锂变成了氚。成本高且实用性不大,所以很快就被放弃了。

        臧云斌的“离原体”,不是前者那样单一的A变B,而是以A变所有。7年还未实现,主要原因在于粒子的加速程度:快了,直接毁了质子,压根没有变化的时间;慢了,撞见总达不到预定效果。所以,只有掌握了粒子加速的速度量,就能做到“点石成金”。

        在报告的最后,臧云斌强调了一个死的事实:无论我们怎么做,都造不出完美的“离原体”,对对少少都会有小数点的偏差。所以,我声明:所有“离原体”不能做第二次粒子撞见,必须要有法律和专有部门管理和控制“离原体”数量。

        简单的向苏七介绍了各个控制系统的用处和操作方法后,苏七就正式加入了这项研究。

        苏七是臧云斌的学生,28岁的她竟有博士院士双学位,在学期间,她停课了,想出来工作。

        先后进了两家公司,因为举报公司一排污不合格;公司二进料掺杂而“失业”。目前也没有公司敢收她。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大公司都有类似的情况,多少罢了,怎奈苏七没有让大家失望,是错必究,这样,哪家公司敢用。

        无奈,只好跟着老师臧云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