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八 劫后余生 (1 / 2)
而此刻,一行十人行走在广阔的大漠之中,个个垂头耷脑,如丧家之犬,没有一丝精气神,脚下如同被灌了铅水一般,沉重而拖沓,每个人负重几十斤,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体力稍弱一点的时不时的跌倒在沙中,半响才爬起来继续艰难前进。
这行人不是别人,正是马有禄和李文俢带领的那支队伍,整整比沙暴前损失了近半的人和全部的马匹,其中除了两个当官的,还有六个当兵的和两个雇工,大家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在那阵旋风冲向营地的时候,一切都乱套了,有人被风卷跑,有人被风吹散,有人被沙掩埋,有人不知所踪,谁也顾不得别人,各自自安天命。唯有马有禄在那旋风冲向营地的时候,一把抓住李文修的手臂,拉住他一路狂奔,躲避风沙。他很清楚,这个队伍里没有谁都行,就是不能没有他这个先生,先生是这支队伍的大脑,没有了大脑,就不可能完成任务,就不可能找到宝藏。
李文修年长体弱,被身强力壮的马有禄就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拖着一路狂奔,兀自惊魂不定,口鼻灌进细沙,喘咳连连。也亏了有队长,不然别说威力巨大的旋风,就是一阵强风就足以把他吹跑。两个人一阵狂奔后,躲进一个稍微避风的沙窝,满眼都是疾风劲沙,满耳都是风吼沙咆,哪里还能看得见、听得到别的。
待到风平沙静,出来一看,沙漠就像变了个样似的,一切都没有了原来的模样,哪里还能寻到原来队伍的人员、马匹和物资的踪迹。两个人都暗道不好,没有了人员和物资,别说完成任务,就是从沙漠活着出去都是个问题。李文修忧心忡忡,马有禄虽然也有一丝担忧,但毕竟是行伍出身粗人,能抗事,马上就想到最坏的打算,“大不了老子自己去,他奶奶的!”他骂道,同时也给李文修传递一种信心。
根据李文修的分析和判断,两个人在可能的区域内搜寻起来,马有禄站在沙丘上扯着大嗓门呼喊,在这空旷静寂的大漠中传的很远。不一会儿,周围陆续有人回应,马李二人看到了希望,连忙召集人手,继续呼喊,搜寻。那些从各自隐藏的地方出来的人也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各自述说各自的遭遇,并为再次看到同伴而感到高兴。
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之下,陆续找到了几个人和一批物资,但马匹受了惊,全部在沙暴中失散,再无踪迹。清点人数后,发现有十个人,八个队伍上的和两个雇工,另有九个人失踪,包括六个当兵的和三个雇工,这些人不知所踪,在这茫茫大漠,也不知是生是死,众人唏嘘不已。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过后,马有禄命令重新上路,看到大家的情绪低落,为鼓舞士气,就许诺将原来的报酬提高一倍,有人有些心动,但想到此行的危险性,有可能会搭上性命,也就兴奋不起来。当兵的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两个雇工自然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虽然万分的不愿意,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服从。
大家将找到的一些物资整理后,带上了能找到的所有水和干粮,还有武器弹药、登山用具、挖掘工具之类,每人分了几十斤东西。人力有限,就连队长马有禄都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而先生李文修由于年老体弱,为了照顾他,就让他挂了几个水壶,但即便是这几个水壶,也让老头觉得很沉重。
就这样,在李文修罗盘指引下,队伍重新出发。考虑到那些失踪人员,李文修让马有禄沿途设下标记,如果那些失踪的当兵的能发现,就可以追随而来,至于那三个失踪的雇工,也就没有办法了,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再说胡有石、张广文和曾边三人自过了冰河以来,一路追踪而来,不曾落后。及至沙漠边缘,当兵的撒开人手找水找柴火,他们还以为被发现了,吓的赶紧躲的远远的,不敢露头,有一组三人正好路过他们的藏身处附近,这让三人颇为紧张,曾边想先下手为强,干掉三人,被另外俩人拦住。那些当兵的也是心不在焉,根本没有仔细寻找就匆匆离开了,这让他们三个人长舒一口气,尽管那些当兵的带着枪,但凭他们三个人的身手,暗中突袭的话,也是有把握的,但既然没被发现,那最好不过了,他们还不想过早的暴露自己。
等到他们了解到当兵的只是在搜集水和生火材料后就放心了,根据曾边侦查结果,他们也偷偷摸摸的补足了水,跟着那些当兵的进入大沙漠。
沙漠的第一天还算正常,第二天风起后,张广文明白过来那首诗中所说“黄沙漫天人难行,大漠苍茫多变幻”的意思了,提前预告了风暴来临的消息,因此,他们三个人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在那些当兵的仓皇寻找营地的时候,他们早已找到了一处绝佳的避风之所,将避风的沙坑挖的很深,四周堆的很高,并将三个人用一根绳子连在一起,避免被风卷跑。
由于及早采取了有效的防御措施,三个人几乎没受沙暴太大的影响,只是刮跑了一两件无关紧要的东西。在躲避沙暴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轰响,就在他们附近,似乎有什么东西落了下来,但沙暴太大,没法出去查看,只能强忍着好奇躲在沙坑里,慢慢地沙坑被风沙快要填平了,三个人在沙里互相紧靠着睡了过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