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章 女娲系和命名癖 (3 / 4)
...
女娲星的发出的光线是非常暗淡的红色,光谱分析显示,它表面的温度大约只有2500摄氏度,不到太阳表面温度的一半;从元素成分来看,氦的含量偏高,氢元素消耗很明显。
按标准的恒星模型推导,它的质量大约等于120个木星,也就是太阳的12%,比恒星的质量下限:太阳质量的8%,大不了多少。
光度是太阳的万分之一左右。
年龄无法准确推算。潘谷和女娲来自140亿岁时的宇宙,那时候,哪怕在宇宙诞生之初就形成的、最古老的的那一批红矮星,也还远远没有走到生命的尽头。所以,没有模型可用。
理论上,红矮星的寿命,从数百亿年到数千亿年都有可能。
“根据女娲星上的氢元素、氦元素和重元素质量比例大致估算,她至少也有2000亿岁了。”女娲说。
克罗诺斯号继续前进着,女娲星也在望远镜的视野里越来越大。终于,一个月后,他们发现了一条小行星带。
女娲星的光线从背面照亮了这些小行星,才让克罗诺斯号能观察到它们。
一群大大小小的碎石,正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着。不过,这个距离上,只能看到轨道的一小部分。
“女娲,赶快解算轨道!”潘谷兴奋莫名。不是每个恒星系都有行星,如果发现恒星,只是证明了宇宙还没有死去的话,找到行星,却有可能找到一个家。
“假设这是条圆形轨道,那么,根据已经观察到的部分轨道推算,整个轨道的半径大约是4.5亿公里。”女娲回答,“又假设这些碎片的密度和信使接近,而且在整条轨道上均匀分布,那么它们的总质量大约是41亿亿吨。”
“比蓝星小了三分之一,也是典型的类地行星的质量。”潘谷用咏叹般的语调说,“这里就是信使的故乡了吧?”
“概率超过99.99%。这条小行星带,就由我来命名吧。就叫‘盘古带’,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