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枭雄(3)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枭雄(3) (1 / 2)
        第二天,唐无病带着青壮,又找到两棵合适的榆树,这次有了经验,截取木料倒也顺手,又得到了三十根弓背料。看看山上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木头了,唐无病招呼大家把木料绑在马上,开路回家。

        回到村子唐无病找来一名木匠,在他的指挥下对运回的木料进行加工,首先用刨子将两端横截面修整成八边形。在修整中,要做到表面平整、两端对称、厚薄一致,才能发力均匀。

        削出形状后,唐无病进行了弯曲试验,检查弓的各段弹性是否均匀。由于天然生长的木质很难完全均匀一致,可能有的地方硬一些,有的地方软一些,仅仅外形均匀未必力道就一致。

        唐无病又指挥着木匠把硬度大的地方稍稍削薄一些加以修正。弓背大致调整好了,就可以在两端五厘米处分别锉出弦槽,弓背外侧深一些,内侧略浅。

        准备好材料,接下来就是训弓了,这是最难的一道关,唐无病选择不用火烤的方式,那样会降低弓的张力;也不能一下子弯到位,那样的话,弓背就是不折断也要造成内伤而失去弹性。

        唐无病让木匠帮着做了一个托架,一端竖着挖个凹槽用来托住弓背,另一端设法垂直固定在地上。侧面由上到下以3.8厘米的等距离刻8—10个弦槽,其中第一弦槽距托架头约20厘米。

        弓背松弛状态将绳子绑住两端,把弓背的正中架在托架的凹槽上,均匀用力,慢慢拉弦,挂到第一弦槽里,弓背就被略略弯曲了。

        团丁们这几日也不安心训练了,一结束就跑到唐无病院子里看他做事。庄正每天来看一眼,嘴一撇摸摸油花花的胡子扬长而去;庄五则不同,腾出憨厚的笑脸凑上来帮帮忙,唐无病知道庄五是想在他这里偷学如何做弓,不过他倒不把这个当成自己的秘密,反而给他解释这些步骤。

        等弓背弯一个时辰,唐无病就把绳子松开,让弓背“休息”一会,然后再逐次加大开度向下挂槽,并不断修整弓背,直到一条令人满意的均匀弧线出现在托架之下。

        如是者又是三日,在这个过程中唐无病在村里找到羊肠和马筋,鞣质成弓弦,等到弓训好了,挂上弓弦试了试,还好,大概相当于手臂平伸出去时由掌心到胸前的距离,这个就是满弓的开度。唐无病估计,这把类似的英格兰长弓张力大概在五十公斤左右,这已经是他可以拉开的最大张力,按照前世的试验,估摸着抛射射程能够达到二百米以上。

        唐无病又让庄五按照满弓的开度给他制作了二十支箭,等弓制好之后,唐无病带着弓箭在他那些徒弟的簇拥下,来到无定河边试弓。

        庄正他们一直用很怪异的目光看着秀才郎,似乎对这把弓十分怀疑。唐无病也不管他们狐疑的目光,将二十支箭一一插在河边的地里。只见他拿起一支箭上在弓弦上,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拉开长弓,对准河对岸一棵树。

        庄正庄五两名神箭手用戏谑的眼神盯着十八爷,他那笨拙的拉弓姿势,直让两人想笑,但对秀才的尊重,让他们强忍着笑意,瞪大眼仔细观看。

        唐无病在那辈子射过几次箭,对于如何瞄准也还知道,他瞪大眼瞄准了一下,然后手一松,“嘣”地一声,众人的眼睛立刻转移到河对岸。

        臭大发了,唐无病这一箭竟然射得无影无踪,庄正庄五再也忍受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但唐无病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有什么了,咱又不是专业弓手,一个英格兰长弓手从十五岁成丁开始训练,至少要三年才成才,就算速成没有两年的训练也甭想百发百中。

        唐无病强忍着心中的羞耻感,又接连射了三箭,这箭始终如没长眼睛一般杳无踪迹。庄正庄五笑得差点滚到了地上,庄正说:“庄五,哈哈……秀才这四箭估计射到米脂的城墙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