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70 医理探究 (2 / 3)
郑好只能把希望放在中医上面。通过这一年多的学习,他发现中医是一个系统的东西,并不是说你掌握了一两个中药方子就可以给人治病了。这还远远不够。
每每回想起从前用伤寒论给人治病的事情,往往自己都吓出一身冷汗,虽然把别人的病治好了,可是这其中存在了多么大的偶然成分,多么大的运气使然。
胡凌风问郑好:“现在既没有考试,更没有比赛,为什么突然这么认真的学习中医了。”
郑好说:“通过将近两年的中西医学习。愈来愈感到中医伟大与浩瀚。愈来愈敬佩古人的智慧,套用古人描述宇宙的词语来形容中医,那就是:其大无边。而且愈是深入,愈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足。”
胡凌风说:“你这是太谦虚了,我们现在学习中医两年多,快三年了。什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还有方剂学、内科学、针灸学、儿科学、中医妇科学……都学过了,而且还学了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西医诊断、西医内科学。医学知识应该是可以甩古代医生好几条街了吧?”
郑好说:“那要看什么样的古代医生,古人把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或许我们比下等医生要强,恐怕比起上等医生还是差远了。我们学的这些看似有不少知识,其实只是一些最基础,最表浅的入门知识。”
胡凌风说:“照你这么说,应该怎么样才算是登堂入室呢?”
郑好说:“中医知识浩如烟海,我们穷其一生又不能全部掌握。好在四大经典给我们明确了中医学习方向,不至于我们像苍蝇一样茫无头绪的胡乱学习。只要我们能够吃透中医四大经典,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中医。”
胡凌风说:“中医四大经典是古人两千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大浪淘沙,这应该都是精华中的精华。要说能够吃透经典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郑好点头,深有同感地说:“那些经典中所涉及的理论就是能够熟练背诵,也未必能够真正理解,因为那些描写都来源于实践,没有常年实践,又怎么能够明白书中所写的道理。”
胡凌风说:“这段时间我正想星期天去药店坐诊,来实践学的内容。让你这么一说,我们只是学得皮毛,这还怎么能够给人看病呢?”
郑好说:“学一些中医的皮毛,懂一些粗浅的理论知识当然也能够给人看病。比如治疗风热感冒我们可以选用银翘散,治疗风寒感冒可以选用荆防败毒散,也可以选用伤寒论上面的麻黄汤或者桂枝汤。这样治疗也会很有效果。
可是要想像古人一样根据病人的体质虚实,寒热多少,结合大自然气候变化,用最少的药物,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病人的病治疗好。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胡凌风说:“什么是最少药物,怎样才算是最短时间呢?”
郑好说:“这应该是相对而言的吧,譬如说感冒,正常人自然病程应该是七天,可是中医用六七样药,三天好了应该是不错了,可是能否用五样,四样甚至是更少味数的中药,让人能够两天、一天甚至是覆杯而愈,这应该是每个中医孜孜以求的。可是我们好像永远都到达不了那个最好的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