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治家有方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治家有方 (2 / 3)
        好不容易等到开席,第一轮早没位置,到第二轮谭竹生和母亲才得到机会。管酒席的班子经验丰富,他们一起动手,将桌上白色的塑料布一卷,放到一边,然后利索地将新的塑料布蒙到桌上。接着,执盘的师傅举着摆满菜的大木盘,来回穿梭,十几分钟后饭菜就摆上桌了。

        席面不错,两个汤锅,配七八个盘子,炒的、蒸的、炸的、卤的,都有。菜很丰富,味道也好,就是太吵,弄得谭竹生没有胃口。这一桌里有三个人带着小孩,三个小孩都才三四岁的样子,一上桌就抢饮料喝;一不小心,巨大的饮料瓶从他们的小手中飞出,嘶嘶地冒着气,饮料像温泉一样喷出,桌面像被经历了创世的大洪水,一片狼藉。大人一边手忙脚乱地扶起饮料瓶,一边抓住小孩,照着屁股就是几巴掌。顿时,小孩哭声响成一片,给喜庆的气氛蒙上一层凄凉的色彩。好在小孩气消得快,哭了几分钟,双手在脸上抹了几下,又抢了起来。谭竹生看他们脸上,鼻涕和泪水混合在一起,花一团白一团,恶心得差点吐了。

        彭老师坐在谭竹生旁边,继续给谭竹生上励志课:“你来晚了,没有看到彭镇长,他家当年穷得叮噹响,考上大学,现在都当上镇长了,出入车来车去。”

        谭竹生喝了一点汤,随意吃了一点菜,准备离席。抬头一看,惊讶地发现徐小妹正从对面的公路上走过来。她穿着一件白色的外套,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脚步一摇一摆,显然是来找事的。

        徐小妹的男人彭昌茂,是彭龙的远房侄儿。结婚没几年,彭昌茂就出门打工,很少回家,于是家中带小孩的徐小妹成为大家口中的留守妇女。一贯关心妇女工作的彭龙,自然少不了经常去交心谈心,为徐小妹解决实际困难。

        谭竹生手拿着碗,不知是该放下,还是继续端着,院子里其他人也见着徐小妹过来,一起抽了一口冷气,整个院子刹那鸦雀无声。

        农村男女关系,其实并不比城里的人更保守,很多时候还开放一些。和其他异性有不正常关系,在村里不说比比皆是,但也并值得惊讶。彭龙和徐小妹的关系,村里人都知道——甚至大伙儿还知道,彭龙之前还有其他女人,村里的男人聚在一起,也时常津津乐道这些故事。

        聊完艳闻,会有人有一句话总结:“不聊男女事,怎么得天黑。”然后一哄而散。

        当然,这事儿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情人得懂事,不能太张扬,更不能挑战“大房”的权力和地位;平时尽量“王不见王”。按照这个标准,徐小妹今天有点破坏规矩。

        徐小妹感觉到场面的异样——这完全在她意料之中,而且很享受这一场面。她轻松地和熟人打着招呼,看着彭龙的新楼房,道:“新房子,好气派!”正在吃饭的饮食男女,这下彻底激动了,心想,马上有一出大戏要上演。

        屋里那彭光明那一桌,吃得比屋外慢,屋外里第二轮都开始了,他们才进入高潮。他们这桌的菜和屋外的都一样,只不过酒不同。屋外是散装的苞谷酒,屋里是瓶装的十二年“白云边”,已经喝了三瓶,大家脸上都泛起一层红光。

        彭光明分管集镇改造工程,刚引进一家**公司,将石龙堡集镇的东头老街拆掉,修了一个新的商业区,建了一片商品房。虽然集镇的老百姓并不接受单元房,新区房子乏人问津,商业区现在还是一座鬼城,不过彭光明讲得绘声绘色,好像给石龙堡镇又做了一件大好事——“实现了集镇改造跨越式发展”,如果现在在新区买房,就是投资未来,今后绝对值大钱。

        彭龙的儿子彭昌江,在镇上开有一个手机店。彭龙为他买房的事,一直定不下来。听了彭光明的推介,想在新区订一套房。彭光明迟疑了一下说:“你这样想就对了,昌江的房子我可以想办法,预订一套。”

        彭龙敬了一口酒,道:“老哥帮忙,那就买一套。不怕老哥笑话,我们村什么都好,就是交通不方便,四周都是山,我是暂时走不了,不然也到镇里去讨生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