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雪无痕(四)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大雪无痕(四) (2 / 3)
        “真是好兄弟,那可以一言为定了,刚刚喝酒有些着急了,没有怎么品出味道来,兄弟你再给我一碗,我在慢慢喝一次,好让我这老酒鬼给你们提提意见,好加以改进。”

        李文疆看着赵跃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明明就是想喝酒,还来这么多说辞,笑道:“好了,张开济办正事去吧,对了,到城里催促一下冬衣皮裘的制作,将士们急需这些保暖,还有看看能不能大量收购一些鸭毛鹅毛,多多益善。”

        “诺”

        李文疆赏赐带领骑兵部队野外训练就发现,将士们夜晚宿营之时,夜晚野外寒气逼人,仅仅靠柳絮制成的被褥根本起不到御寒的作用。但是这个时代又没有棉花制成的棉被,于是李文疆就想起了用鸭绒鹅绒制成的羽绒被肯定会有很好的保暖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半个月过去,第一批蒸馏酒烧刀子已经酿好了,十斤的坛子,一共五百坛左右。下一批又开始酿制,整个酒坊灯火彻夜不息,为此张开济雇佣了上百位贫苦百姓当酒坊工人。为此,有上百户汉家百姓为此能过上一个保证温饱的冬天。节省一点,还能给家人扯上二尺布,做上一身新衣服。因此整个酒坊的工人工作热情极高,每天都干得热火朝天的,再加上酒坊的伙食不限量,原本刚开始面黄肌瘦的工人,半个月下来,一个个身上开始有肌肉了。

        李文疆向冉闵请假过后,带领二十余名亲兵进城。这个骑兵队的队正是下相人,和李文疆的老家李家村不过二十来里路程,姓苏名步森。话说李文疆的亲兵队伍有将近三百人,有名旅帅分别率领,沙平炉负总责,不过这些亲兵几乎都是李文疆亲自挑选的,他的标准就是第一,徐州人,最好是下相人;第二,必须是朴实的农家子弟,住在城里的油滑之辈不要;第三,必须会骑马,有骑射功夫最好。

        这些标准是李文疆根据后世曾国藩的选兵标准来的,三百人的亲兵队,李文疆对于他们可是下了很大的心血,每个人的姓名籍贯等,他都是十分熟悉。他不仅亲自教他们读书认字,兵书战策,还亲自教他们武艺,平时李文疆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军饷也比其他普通士卒多了四成,甲胄兵器装备也是可着他们挑选,就连旅帅级别才配发的大氅,他们也是一人一个。别的普通士卒嫉妒的眼红。虽然李文疆在待遇上对着自己三百亲兵尽可能的好,可是在训练强度上也是位居全军之冠。他们不仅要接受骑兵战术的训练,还要参加步卒的训练,还要学习读书认字。李文疆规定连续三次训练或者文化考试不合格的,则退出亲兵卫队,至今已经有超过二十人被强制退出,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卒。

        可以看出李文疆是把这些亲兵们当作军官来培养的,这还是李文疆从那些辫子戏看来的,那些皇宫侍卫,动不动就是几品带刀侍卫,不仅让侍卫们站岗值哨,还为这些带刀侍卫提供读书练武的地方,一旦时机成熟,外放一任武官,那就是皇帝最忠诚的臣子,为皇帝维护地方统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仅仅如此,李文疆还想培养这些亲兵们的忠诚度,一旦以后上了战场之后,这些侍卫们就是他最坚固的盾牌。李文疆的险恶用心,也只是在心里和自己说说。至于说高待遇引来其他士卒的嫉妒,那是李文疆故意的,没有差别的待遇,怎么能培养这些亲兵的对自己身份的高人一等之情,有了骄傲,就会带来忠诚度的提高。

        李文疆自己或许还没有发现,自己逐渐站在了一个上位者的位置上考虑问题了,或许他以前就是这样的人,只是以前没有机会施展而已。

        苏步森等人跟随李文疆走出军营之后,瞬间感觉放松了不少,他们一路跟随李文疆从徐州老家来到北方之后,一直窝在军营里,每日面对的都是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的训练,就连想家的时间都没有,每天一睁眼就开始训练,晚上倒在炕上就着。这一下子,突然被要求跟随李文疆进城,对于这些以前基本上没有离开自己生活二十里的地方小伙子们,一想到,再等会就能进入城里,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苏文森打马走到李文疆跟前说道:“大人,咱们以前还没有进过这么大的城池,俺想进城之后,向大人请个假,买一些东西给俺娘。”

        李文疆看着苏文森那有些急切的样子,呵呵笑道:“怎么,文森想家里的老娘了?”

        苏文森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一把,有些羞涩的说道:“说不想,那是不可能的,想家里的老娘了,想俺那才五岁的弟弟妹妹了,俺记得俺娘知道俺被征召,整整哭了一晚上,还好俺遇到了大人。”

        李文疆道:“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会找一个南下的商队,你们每个人都给家里写一封信,向家里报个平安。然后由商队把你们的信件带回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