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正式训练(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正式训练(二) (1 / 3)
        第七十二章正式训练(二)

        李文疆看着赵跃和田登那不解的眼神,微微点点头,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反驳两人。他们两说的都是实情,冉闵非常善于练兵,冉闵麾下的三千将士确实是精锐,只不过缺乏战场经验而已。想想冉闵未来的战绩,往往都是以少胜多。

        明年的石赵和北燕鲜卑慕容的昌黎之战之中,冉闵就是凭借手下的三千精锐一战成名。适时石虎手下二十万大军皆溃败,丢盔弃甲而逃,只有石闵这三千精锐无一人伤亡,全部完整的退出战场。自此一战,冉闵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接着冉闵是屡立战功,威名传遍九州,并逐渐掌握了石赵大权。再到后来建立冉魏,冉闵与鲜卑慕容决战于凌水河,冉闵以十万汉家儿郎组成的汉军精锐大胜北燕鲜卑二十五万大军,阵斩七万,凌水河水为之染红,一举重创鲜卑,只可惜没能乘胜追击,彻底歼灭北燕。甚至后来冉闵还兵败与鲜卑被杀,徒让后人不胜唏嘘。

        李文疆想到此处,不禁感叹,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这一历史,让汉家的百姓少受几百年的苦难。后世史书上只是一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来描述‘五胡乱华’,却不知这差点造成了汉家差一点亡族灭种,不知死了多少汉家百姓,不知道多少悲惨的汉家少女被当成‘两脚羊’。岂是一句促进民族大融合就能过去的。自己以前读历史时,只能是无病呻吟的哀叹几句,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自己就是当事人了,自己也有能力来阻止这一惨剧的继续下去。李文疆想到此处不禁暗暗发誓,要是能改变汉家差一点亡族灭种的历史,即使他李文疆为此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李文疆回过神来,看着帐内争吵的诸位将士。赵跃和田登坚持使用冉闵的练兵方法,而那些李文疆提拔的基层军官则是赞同李文疆的练兵方法。看着这争吵的场面,李文疆下定决心还是用自己的练兵方法。毕竟自己可是比这些人多了一千多年的阅历,自己的练兵方法是总结了后世明朝戚家军和天朝的子弟兵的训练方法而融合在一起的。毕竟两支军队都已经用自己的战绩向世人证明,他们的战力是多么强悍。

        决心已下,李文疆张开双手向下压了一压,帐内众人看见李文疆的手势也纷纷停止了争吵,看向了李文疆。李文疆看见众人安静下来,这才开口说道:“赵跃,田登二位兄弟,我想请教你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使用了将军的练兵方法,那我们何时可以成军?”

        赵跃和田登默默低头盘算了一下,赵跃首先开口说道:“要是我们使用将军的练兵方法,如果坚持练兵的话,则步卒需要两年,骑卒则需要三年以上,我赵跃保证这样就能练出一支不下于将军手下的三千精锐。”

        李文疆听了赵跃的话,点点头,并没有着急发表意见,他又转脸看向田登。田登看着李文疆看向自己,忙说道:“卑职同意赵司马的意见,三年以后,这三千新兵一定会被训练成一支精锐的。”

        李文疆听了田登话之后,拿起桌子上的茶碗喝了一口茶,这才慢慢说道:“诸位兄弟可能还不知道,咱们这一支军队在明年秋季过后就有可能要奔赴战场了,到时将会是几十万人的大血战,届时我们的对手将是剽悍善战的北燕鲜卑铁骑,你们觉得他们会因为我们还没有训练满三年,就会对我们网开一面吗?”

        帐内众人都感觉到事态严重,他们都知道自己以后会上战场,只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明确的时间。李文疆看着众人,发现只有赵跃,田登,冉顺等人表情还算镇定。但李文凯,章仕军,翟忠虎,罗泽广,林重等人,有的脸色有些发白,有些腿脚有些颤抖,有的是故作镇定。不仅是他们,李文疆想起自己明年秋季将要走上战场,心里也不禁有些打怵。想想那次在树林里搭救了石虎,面对的仅仅是几十人,自己虽然当时没感觉到什么,但过后还是一连半个月晚上都做了噩梦。

        但是自己毕竟是他们的上司,是这支三千新兵队伍的直接指挥官,即使自己再怎么害怕也绝对不能表露出来,要不然,这些手下会更加害怕。将为兵之胆,即使李文疆从没有上过战场,也知道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失败的主要因素就是部队的指挥官出了问题。即使到了高度文明,信息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不还是会有‘斩首行动’一说吗。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不是还最喜欢搞奇袭斩首作战吗。更别说是在这个愚昧的古代了。

        李文疆看着帐内面部露着各种表情的部下们,呵呵的轻笑了两声,说道:“各位也不必过于紧张害怕,因为到了战场之上,你越是害怕,你就会越早死掉。也许你们之中可能会有人认为到时上了战场之上,不是还有将军部下的三千精锐保护我们吗?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不要妄想在战场之上别人能保护好你。到了战场,真正能保护好自己性命的只有我们自己。诸位只要相信我李文疆,我有信心在这不到一年之内,把咱们的三千新兵训练成一支精锐,一支战力不下于任何一支部队的精锐,到时,我李文疆会带你们斩将夺旗,立下战功,升官发财,我们到时衣锦还乡,大家说好不好?”

        “好”

        “好好”

        账内众人基本上都是徐州子弟,当时离开家乡时,大家就一起发誓将来要衣锦还乡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