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可汗大点兵(二) (1 / 3)
第三十一章可汗大点兵(二)
现在的徐州可不是后世的那个徐州市,现在的徐州包括后世安徽省东北部和江苏高官江以北,北面还包括后世山东省的临沂以南东到大海边的港口城市连云港和盐城。石虎这个征兵诏书可是把整个两淮地区的大部分青壮男丁都征光了。
一想到此处,李文疆有些理解石虎的用意了,哪有什么征讨江南的战事。估计是石虎为了防止东晋朝廷进攻长江以北地区,所以在东晋京师建康的正北面造成一个大面积的无人区。一旦,东晋举兵北伐,从京师建康出发,过了长江以后就会发现一个南北长达近五百里的无人区,全部是老弱病残,没有一个青壮,征不到兵,找不到粮食。怪不得说东晋后来几次北伐都功能功败垂成,即使最远占据中原洛阳,也只是昙花一现,后继乏力。后期甚至不从建康出兵,反而舍近求远从湖北和四川那边直接进军关中呢。长达几百里的无人区,古代糟糕的后勤运输,还有这些擅长马背上作战的匈奴人的骚扰。前线怎么可能安心作战呢,不发生军队溃败就不错了。
前秦的苻坚率兵南下,想要统一天下,灭掉东晋这个汉人朝廷,不也是在淮河的一个支流淝水战败吗。苻坚军号称八十万,即使不到八十万,最少也有三十万,而且大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怎么可能因为一个‘草木皆兵’就全军溃散。估计可能就是后勤出了问题。想到如此种种,李文疆叹息一声,这个石虎还真是狠毒啊。
李文疆抬头看着这纷纷攘攘的院子里,双手一抬说道:“各位乡亲,且听我一言”。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都看着站在院中间的李文疆,希望李文疆能拿个主意。
李文疆向院内的人群拱了拱手说道:“各位乡亲,不仅是你们,就是我李文疆家也是需要要五丁取二,四丁取其二,三丁取一。应征当兵有可能会死去,但是逃脱更是不能活。既然躲不掉,还有一个月时间,不如各位赶紧回去给家里的子弟备好干粮,缝好征衣。也好使自家子弟不会挨饿受冻。”李文疆好劝歹劝才把这些乡亲给劝走了。
待李家院子里的乡亲都走了,李父赶紧走到李文疆前。抓住李文疆的手说道:“老大,怎么咱家还需要有人去当兵,你不是孝廉吗?”
李文疆看着李父那焦急的神情说道:“就连县令家的公子都免不了这兵役,我一个小小的孝廉有什么办法呢?”
站在一旁的李母原本还存一些希望,自家老大是官家人,应该能免了兵役,没想到李文疆这么一说,看样子是逃不掉的了,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李母瞬间眼泪就掉了下来,哭道:“这可怎么办呀,战场兵凶战危,我的本家二叔就是一去不复返的,自从应了兵役,一走就是二十年,死不见人,活不见尸的”说着说着,李母嚎啕大哭,李父也蹲在墙角默默的擦眼泪。
李文疆没有办法,只得安慰道:“娘,爹,不要伤心了,再说儿子从小就读书习武,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在疆场立下战功,干出一番事业吗?指不定儿子还能为娘搏出一个诰命呢。”
李文虎和李文凯也纷纷劝说道:“就是,爹,娘,不用担心,我们三兄弟从小练武,去当兵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的。再说了,大哥还是个孝廉,肯定不能去当个大头兵,指不定还是军官呢,有大哥照顾,我也有可能也弄个官当当。”
“就是,就是,爹娘,这是好事,有啥好担心的,就算战死沙场,也是天意难为。”老三说道。
“呸,呸,呸,臭小子说什么呢?这种话怎么可以乱说,快摸着木头呸两口。”李母怒眼看向老三。
老三不得已,摸着木头呸了两口。
李母看着这懂事的三兄弟,大怀安慰,可是不知想到什么,又是一阵为难伤心,说道:“如今老二的腿还没好利索呢,也只有委屈老三你和你大哥去当兵了。”
老三李文凯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说道:“娘你放心,就是你不说,儿子也要和大哥一起去。”
老二李文虎阻止道:“老三说甚胡话,我是你二哥,怎么能让你去呢?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