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诗词大会(三)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诗词大会(三) (3 / 4)
        李家一家人朝着远去的马车挥着手,直到马车走远。李文疆又看了看装书的箱子,有《六韬》《吴孙子兵法》《春秋》《左传》等在这个时代十分珍贵的书籍。还有三套文房四宝,这谢鲲想的还挺周到的,兄弟三人一人一套。李文疆拿起一方砚台看了一下就知道不是凡品。接着李文疆拿起《吴孙子兵法》翻了一下,这应该就是后世被世界各国推崇的《孙子兵法》吧。李文疆还看到第一页写着‘曹孟德注’的字迹,这更加珍贵了。

        不过李文凯翻了几下就感觉没意思了,全是书和文房四宝之类的东西,顿时没了兴趣。李文疆看着李文凯的模样笑道:“傻小子,这箱子书可是用那十箱子的铜钱都换不来的宝贝。”

        李文凯震惊道:“不能吧,大哥,就这几本破书能值那么多钱?”

        李父被老大的话给震住了,李父结结巴巴的说道:“老大,这箱子书真这么值钱?”

        李文疆笑道:“这些书你就算有钱都不一定能买的着,也只有向谢家这样的豪门世家才能有。传说当年,汉之留侯张良得黄石公弃履以试之,留候经过再三考验之后,黄石公才授之《太公兵法》,这才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当今乱世,兵书尤其宝贵,他比黄金更稀少,这本曹孟德亲自注解的《吴孙子兵法》更是千金难寻啊。”

        李母也附和道:“是啊,好书都被那些豪门藏在自家书房中,寻常人轻易是见不着的。”

        李文疆点了点头说道:“什么是门阀士族,不是他们有多少财富和权势,而是他们拥有大量的藏书,掌握着文化解释的权力,子孙后代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才是门阀士族长久不衰的秘密所在。”

        李父和老三虽然一知半解的,但也清楚了这箱子书本更加值钱后,老三更是抱起箱子就往家走。也许只有出身于谢氏的李母才懂得李文疆所说的话中含义。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李母才在三个儿子小时候就叫他们读书认字,才力排众议让李文疆三兄弟拜在老道的门下。这才使得李文疆三兄弟没有和一般的乡间小子那样一辈子做个睁眼瞎。

        李父和李文疆李文凯爷三,一人抬一个大箱子返回家,不管怎么样,李家暂时不用为来年的粮食发愁了,可以想象的到,即使一家人五年啥也不干,也能生活得很好。一路上,李父还高兴的唱起了小曲,心想着晚上得把家中珍藏的粮食酒拿出来喝上两杯,甚至还盘算着来年开春再修几间房子,三个臭小子都长大了,老大都到了能成婚的年龄了,是时候建房子了,李父心里越想越美。

        姜儿在十天后终于要到家了,姜儿看着这熟悉的环境,想着自己这大半年来跟随二爷爷和三叔一路东奔西走的,她从从小到大加在一起也没有这半年吃的苦多,可惜没找到当初为二爷爷治好病的仙师,也不知爷爷的身体怎么样了。

        终于到家了,姜儿走下马车,看着眼前她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谢府,她的家,终于回来了。看门的谢家老仆,从小看着姜儿长大的谢老四正眯着觉,听到门外有马车的声音。于是从门房里走出来,看见谢家老爷的宝贝姜儿小姐的身影,立马快速迎上去,行礼道:“老奴见过小姐,小姐你可回来了”

        姜儿笑道:“姜儿见过四爷爷,四爷爷家里一切都还好吧。我爷爷的身体怎么样了?”

        谢老四叹息一声说道:“自从小姐你走后,老爷的身体时好时坏,但并无大碍,只是时常想念小姐,小姐赶紧去见见老爷吧,老爷必定很高兴。”

        姜儿:“好吧。”

        姜儿熟悉的穿过前院,走进后院,来到她爷爷谢裒的住处。爷孙两见面又少不得一顿泪眼婆娑,互诉思念之情。不一会,整个谢家人都知道姜儿回来了,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姜儿不在的日子里,谢裒总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谢府各房都有波及到,姜儿一回来,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只要他们哄好姜儿就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