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8、唐僧被鲤鱼精捉住,是咎由自取吗?
在陈家庄,唐僧的一番话,再次证明了他取经的目的!
嗨,大家好!虫子天下原创点评第八百八十五期上线啦!上一期,虫子天下给大家说的是,唐僧师徒来到通天河边,猪八戒和孙悟空都说很难过去,为何沙僧却不表态的事情!这一期,咱们继续来聊聊《西游记》,说一说唐僧“身落天河三十七难”的故事!
在整部《西游记》的当中,对唐僧的生命形成最大威胁的,当属通天河的鲤鱼精。因为鲤鱼精在捉住唐僧之后,马上就要吃了唐僧,要不是有一个曾在东海龙宫住过的小妖精提醒,唐僧就真的一命呜呼了!
不过,既然这一难叫“身落天河三十七难”,那么咱们今天就从唐僧被通天河的鲤鱼精捉住这件事来谈谈,唐僧被鲤鱼精捉住,是咎由自取吗?
本来,当唐僧师徒见到了通天河边的石碑之后,发现通天河虽然很难过去,但是在陈家庄的时候,通过与陈家庄人的对话,唐僧也了解到,通天河只是很难过去,但并不是不能过去。只是,唐僧却坚持要及早过去,于是就发生了“身落天河”的故事!
其实,在这中间,有三件事,可以看出唐僧被鲤鱼精捉住,是不是咎由自取!
第一件事,就是取经目的不纯!
许多人都觉得,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是为了弘扬佛法,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之前的事情,咱们暂且不说,在陈家庄,唐僧的一番话,再次证明了他取经的目的!
对此,在书中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中,是这么写的:
三藏道:“老施主不知贫僧之苦。我当年蒙圣恩赐了旨意,摆大驾亲送出关,唐王御手擎杯奉饯,问道几时可回?贫僧不知有山川之险,顺口回奏,只消三年,可取经回国。自别后,今已七八个年头,还未见佛面,恐违了钦限,又怕的是妖魔凶狠,所以焦虑。今日有缘得寓潭府,昨夜愚徒们略施小惠报答,实指望求一船只渡河。不期天降大雪,道路迷漫,不知几时才得功成回故土也!”
从上面这段关于唐僧所说的一番话咱们不难看出,其实唐僧取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弘扬佛法,而正是为了完成大唐李世民交给自己的任务。所以,就算是到了陈家庄,唐僧依然对这件事念念不忘!
第二件事,就是白龙马差点把唐僧从马上摔掉!
俗话说,前途凶险,自然有所提醒或者是警告,尤其是在神话当中,这种提醒或者是警告,更是无处不在!比如,当唐僧心急火燎的想要趁着通天河结冰的时节,赶紧通过通天河的时候,白龙马就适时的提出了警告!对此,在书中是这么写的:
径至河边冰上,那马蹄滑了一滑,险些儿把三藏跌下马来。
虽然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描写,但是可以看出小白龙实际上也感受到了来自通天河底那不寻常的波动!毕竟,小白龙是来自龙族,水下的一切事情,都逃不过小白龙的眼睛。但是,唐僧却对此不闻不问,还以为是意外之事。
第三件事,就是唐僧不分昼夜的前行了!
在整部《西游记》当中,唐僧自从答应李世民前往西天取经之后,不论走到哪里,基本上都是晓行夜宿的。但是,在通天河却是个例外,因为唐僧在走上通天河被冻上的冰面之后,就开始急行军一样的不分昼夜的前行了!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说,唐僧担心通天河的冰面会融化的话,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因为在还没走上通天河之前,沙僧曾提醒唐僧,等冰化了再走,但是唐僧却认为,现在的冰,不可能融化!对此,在书中是这么写的:
沙僧道:“师父啊,常言道,千日吃了千升米。今已托赖陈府上,且再住几日,待天晴化冻,办船而过,忙中恐有错也。”三藏道:“悟净,怎么这等愚见!若是正二月,一日暖似一日,可以待得冻解。此时乃八月,一日冷似一日,如何可便望解冻!却不又误了半载行程?”
于是,正是唐僧不听沙僧的提醒,坚持要不分昼夜的前行,这才有了“身落天河三十七难”的故事!
如果从上面这三件事来看,唐僧之所以会“身落天河”,绝对是他咎由自取!如果他取经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弘扬佛法,何必着急等个一天两天呢?如果他能及时接受小白龙的警告和提醒,又何必火急火燎的走上通天河呢?如果他能听进沙僧的劝告,又怎么会落入鲤鱼精之手呢?
不过,从唐僧在陈家庄的那一番话咱们也不难看出,由于唐僧的取经目的并不单纯,这才有了包括“身落天河”在内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来和观音,就是想通过这诸多的劫难,打消唐僧取经是为了李世民的想法。而后来的故事也证明,如来和观音,胜利了!
下一期,咱们来聊聊唐僧经历的“鱼篮现身三十八难”的故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