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情 第三十章 怯声怯语的小德儿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少年情 第三十章 怯声怯语的小德儿 (1 / 3)
        通往武当真殿的曲径通幽小路,依然双手负后而闷闷不语的欧阳珣,无意打量身旁的每棵青竹跟草木,倒比之前能茂盛点,也许是原先那棵青竹的子嗣,或者是其他小道士们另栽种的。

        已经很多年没来过武当山了,相较上次来说,这次是身旁人不同、负责领他们上山的道士也不同、目的也大不相同。

        江湖上通认三种人惹不起,一是脑袋锃亮的和尚僧人,群僧所在南山侧峰上的白隐寺,以武僧居多,其中十八罗汉跟三十六铜人更是凶狠,次次世事与僧人的交锋,多为世人落败。

        况且佛法追求普渡众生、力求化解人身上的孽障怨气,江湖上还奉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语,可真要让和尚觉得你这人怨气缠身已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那他们的解药,就是送你去佛祖面前化解怨气。

        二是沾染红尘的女子凡尘物,不管是江湖还是世俗,都认为女子是招惹一切事端的源头,男子之间为了女子的争端,在历史的江湖中,都留下过很多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是鲜血淋漓的教训。

        况且狐媚绣山女子修士的威名,早就传播甚广,凭着独有手段也曾混出天地来,除此之外的女子或修士,各有响亮的名声,百十年前的女子剑客、几十年间的绣山风光、近几年太衡山上有名的姜素影,统统都昭示着女子不好惹。

        三则是以武当山为首的避世道人,道士与僧人不同,普遍追求“清净无为”的他们,是积极避开世俗带来的干扰,一心追求长生不老跟现世成仙,所以世人很难招惹道士,也因此给武当山及其他道教门派,统统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武当作为道门执首者,与其不频现世而常常救世的行为,让他们获得更多人的尊重,也有了那次欧阳珣的武当之行。

        青石台阶上,欧阳珣随口问道:“张玄君那小子可在山上?”

        走在前方领路的消瘦道人转头说道:“张掌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下山走一趟,至于做什么,掌门自有掌门虑,当弟子的不曾过问。”

        一旁眼神中透露着想要说话欲望的宋晚歌,被消瘦道人问道:“这位小友可有话想说?”

        自从欧阳珣蛮力破开山脚奇门术时,他就收起轻浮神色,为之前站在旁边看热闹的行为懊悔,也对佝偻老者及同行众人,不敢再认为是俗人。

        宋晚歌使劲点头道:“韩道长可曾见过,一个穿着破烂道袍、七扭八歪戴道冠,细眉大眼单眼皮的道长?”

        诺大的武当山,自幼便在山上修道的韩道长,对于各个同门间的样貌,不说烂熟于心,但起码也有大概印象,可脑子确实没这么个人印象。

        于是韩道长认真回道:“宋道友,你所形容面貌,我并未有印象,但天下道门兴盛,绝非武当一家,宋道友定会在别处相逢。”

        既然宋晚歌表现如此急切,那韩道长自然能想到那人对他的重要性,至于是恩是怨,不必去纠结。

        韩道长又想起自己但有个邋遢的师伯忘了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