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9章 奥匈海军 (2 / 4)
虽然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是联合力量级的实际情况又是另一方面。该级舰在较短小的舰体上安装4座三联装主炮塔,导致其重心升高。另外虽然有德意提供的技术,但是奥匈船舶设计师很明显有自己的想法。其舰体水线下防御结构依然采用老式的隔仓设计,所以其水下防雷性能不佳。
而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联合力量级之外,奥匈海军还有三艘拉德茨基级前无畏战列舰。
该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为14508吨,满载排水量为15854吨。全长138.79米,宽24.58米,吃水8.1米。
主机功率为19437马力,航速20.16节,续航力6000海里/10节。
装备4门斯柯达305毫米l/45主炮(2座双联炮塔)、8门斯柯达240毫米l/45副炮(4座双联炮塔)、20门斯柯达100毫米l/50反鱼雷艇速射炮(单装)、6门斯柯达70毫米l/45速射炮、2门斯柯达70毫米l/18速射炮、1门斯柯达47毫米l/44机关炮、1门斯柯达47毫米l/33机关炮、3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从性能上来看,这是一款较为不错的前无畏战舰。
除了这7艘战舰之外,奥匈海军还有7艘旧式前无畏战列舰,其性能与意大利的都灵级相当,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海战模式了。
另外奥匈海军还有6艘海防战舰、3艘装甲护卫舰、5艘防护巡洋舰、4艘新式巡洋舰、3艘老式雷击舰以及数十艘鱼雷艇。
从数量、吨位的程度上来说,奥匈海军在地中海属于配角,与英意没办法比,也比法国海军要弱,属于地中海各强国海军实力垫底的存在。
所以对于奥匈海军舰队司令,豪斯中将来说。如何将奥匈海军发挥出更大作用,这是一个问题。
因为依照三国同盟的约定,在战时奥匈海军将于意大利海军组建联合舰队,以达到控制地中海的目的。
豪斯中将出生于帝国的托尔梅因,其十八岁就加入了奥匈海军,其后担任位于阜姆的奥匈海军军官学校的教官,并著有富有影响的专著《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
他在1900年担任装甲巡洋舰“玛丽亚·特蕾萨女皇兼女王”号的军官,到1902年为止他驻留北京,1907年升任海军中将,是年5月到10月作为奥匈帝国代表出席海牙第二次和平会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