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别样的婚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别样的婚礼
        山里人从小就在大山里摸爬滚打,个个都精神抖擞,不一会就到了新郎家所在的堡子外。村口的路上摆着一盆鸡肉汤和一圆簸箕饭,饭上搭着三只马勺。新娘从马背上被扶了下来,站在一个毡毯上,掀开了遮脸的头纱,蹲在饭食旁。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小男孩应该是新娘的弟弟,跑来和新娘一起蹲在地上,小伙子将鸡头扯开看了一下财喜(彝族习俗,将鸡喙的下部拉出来看中间的软骨,软骨向内弯曲便是吉祥如意,反之就是不如意),看完反手将财喜丢掉,三人随便吃了几口仪式便算完成了。接亲的小伙子快步跑来,再次将新娘斜搂在背上就向堡子里跑去。

        新郎家旁边用竹笆搭了一个只有三边加斜盖的简易棚子,顺着简易棚子后面右方用竹笆围了一个长长的围墙。不管是竹笆棚里还是竹笆围墙的地上都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新娘被直接放到了竹笆棚里,两个女伴陪着新娘一起坐在了稻草上。

        隔了半个多小时后,新娘家送亲的人们陆续来到,很自然地都坐到了棚外的稻草上一字排开。新郎家帮忙的男人们端来了酒,五六个人排起队,一个不落地敬。一圈下来,送亲的每个人至少要喝五六杯。敬酒的人后边,紧跟着散烟的一群妇女,也是一个接一个地散,估计送亲的每个人都收到了十几支各种牌子的香烟。听木呷介绍,散烟的女人有主人家的人,也有外嫁回来的女儿,彝族就是这样,一家有事,整个家族的亲戚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烟酒都敬完后,几塑料壶白酒和木杯一起摆到了送亲的人群中,谁想喝就自己倒。

        王翰这时才真正发现彝族人民真的是酒的民族,主人家走后,客人们三五个围坐在一起,猜拳喝,敬酒喝,都放开了倒酒喝起来,偶尔有主人家的人来敬酒也是十分爽快地来者不拒。

        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胜利完成了,可以很舒服地休息了,王翰和接亲的伙伴们也坐到了边上的稻草上。不过,王翰总感觉哪里不对,寻思了半天,王翰终于发现:今天的新郎木乃根本不像一个新郎官,既不穿上新衣服,也不用戴花。木乃像个没事人一样一直在旁边陪其他人吹牛喝酒,有时还故意绕开新娘所在的地方。如果不是熟悉新郎的人,根本猜不出新郎是谁。王翰来到木乃的身边,悄声问道:木乃,你今天结婚,怎么没有好好打扮一下。

        木乃悄声回答:王哥,你不知道,我们彝族结婚和你们汉族不一样。新娘接到后,我还要尽量躲开,如果离新娘太近,会被别人笑话的。

        王翰听后窃想:什么狗屁习俗哦。娶老婆可以说是何等重要的人生大事,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只有一次婚礼,居然还要避开自己的新娘。看来少数民族也有一些陋习,至少自己是不能接受的。想到这里,王翰好奇地问木乃:木乃,如果是我们汉族结婚,今天可是人生最辉煌的日子。我们汉族有人生四大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我估计你今天的洞房花烛夜肯定是泡汤了,对吗?

        木乃苦涩地笑着说:我也知道,汉族讲究洞房花烛夜,我们彝族可不兴这个的。你们汉族是先恋爱,后结婚;我们彝族刚好和你们相反,应该是先结婚,后恋爱。我们婚前一般都不认识,双方父母决定了就结婚,而且举行婚礼后,新娘是要回娘家的,都不会留在男方家里。

        王翰更加好奇,低声问道:木乃,你的新娘很漂亮哦,不过,我很好奇,新娘不住在你家,你要和你的新娘同房该怎么办呢?

        木乃回答道:娶老婆肯定是为了传宗接代,不同房怎么能完成家族神圣的使命。你的问题太简单了,我可以到她家去,直到有了孩子就可以把老婆接回家了。

        王翰顿悟:哦,原来如此。意思是你要先到老丈母家生活一段时间,直到有了成果才回家?

        木乃见王翰还是没有明白,便耐心地解释道:你理解错了,我们的规矩是又不能一直在女方家里。我白天还是在我家里,天要黑的时候才能到她家去,夜里都在一起,天一亮,我还是要离开,回到自己家。也就是说,白天我是不能在她家的。

        王翰接口道:这样说起来,你好惨哦!我们走了一次都感觉腰酸背痛,好辛苦!你以后天天都要去爬那个天梯,想想就吓死人。幸好你老婆确实漂亮,要不然,一定动力都没有了。

        木乃大笑:王哥,才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我不一定天天都要去,还有,我虽然白天不能在她家,可是我可以在其他亲戚朋友家呀。如果运气好的话,最多跑一两个月就搞定了,你想多了。

        王翰嘴上没说,但心里卑鄙地闪现一个念头:我想多了,你不天天去把你美丽的新娘守好,哪天你偷懒了,鹊巢鸠占了就安逸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