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摩斯密码 (7 / 7)
“至于这里的过峡风水,怎么说——平稳无奇,不伏不退,不吉不凶,你非要问我风水如何,只能说此地布置在‘过峡’所设中,就算是个不好不坏吧。”
“那就奇怪了,这好端端的,所修的东西如果不是用来防贼的,就是用来给自己添光添彩的,这里看起来费了很大的功夫,如果搞了半天就搞出来一个不好不坏的东西,那还费这个劲干嘛?”
“说实话,鄙人胆子很小,之前初来乍到,看到这大门也不敢打开,先去开扇小门看看状况,这也正好探出了你们,实在也是鄙人之福啊。”
…………
这些曾经发生的事情片段,在李绿蚁的脑子里迅速练成一条线,在电石火光之间,李绿蚁乍然睁开眼睛:原来是这样,自己明白了!
转头看向几人“你们可知,明孝陵?”
有一种在风水之中占据了十分特殊位置的陵寝,采用的是上下宫合一,而这样的陵寝,便开明清500年帝王陵寝规制之先河。
唐、宋皇陵,采取的是上、下宫制,地上的用于祭己的献殿就是上宫,地下安放棺椁和随葬品的寝宫就是下宫,是皇帝的魂魄饮食起居之所。这种上下宫制度强调的是墓主的灵魂,能够像生前一样继续受到臣民的顶礼膜拜,并继续奢侈豪华的生活。
而孝陵为了突出皇权,将上下宫合为一宫,在陵前建造长城明楼,并按照皇宫格局,采取“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布局模式,所有的建筑,都完全按照儒家礼制的要求,采用中轴对称的布置,前后呼应,左右对称,均匀和谐,从中轴线由南往北,由低到高,还层推进,最后到达地官之上的宝顶,也称宝城,从而突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明孝陵开创的这种陵寝建筑的新规制,被其后的明代北京十三陵所沿用,只是将神道合而为一,由十三座陵寝共用;而清东陵、西陵也是完整地继承了孝陵的建筑形制,从这一点看,明孝陵开创明清五百余年帝王陵墓之先河,正与朱元璋开国之君的地位相得益彰。
金元宝咽了口口水“你是说,这里是明孝陵吗?”
…………
李绿蚁无奈的“不是,我的意思是,这赖布衣设置的方腊墓穴,就是属于那一种特殊的形式,方腊是北宋末年的人,这种陵寝的设置在北宋末年是十分盛行的,这样的考虑是在情理之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