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三)小兴-兰芳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三)小兴-兰芳 (1 / 2)
        (三)小兴-兰芳

        又一个星期天。上次小兴邂逅那位漂亮姑娘,更早到达了市图书馆外文阅览室,并一个人拿了好多架子上外文报纸,放在自己面前,自语:“我知道这样做不太好,我一个人拿这么多,别人就不方便了。不过,我今天真是急着要查点外国婚俗的资料,对不起大家了,我用完就还到架上。”

        小兴稍后即到,自语:“哟,今天这个礼拜天,人又是这么多啊。”他小心穿越几排读者,经过那姑娘时,朝她的台面上一大沓外文报刊望了望:却并无细看草稿纸,而是在她前排占了个空位坐下,埋头苦干,边看外文报纸边快速地浓缩写了起来。

        姑娘心想:“咦,他看到我台面上的大沓外文报刊了,他怎么不问我要一点看看?”

        小兴继续快速忙活,再也没有朝她望上哪怕一眼。

        姑娘笑笑,却是不时朝小兴这边辽望。

        几天后小兴骑车到邮局取了稿费回家,高远正在看《河中文化艺术报》。

        小兴:“爸爸,我在《河中文化艺术报》幅射网内红红火火时,另一网络也已悄悄形成,其核心是《河中青年报》及其所办《河中生活周刊》。”:高远:“《河中青年报》编辑小李来信来电怎么也称呼你‘洪哲先生’?”小兴:“因为她读过《河中文坛》等不少署名洪哲的文章,我给她文章的笔名也是洪哲。”高远:“那你为什么不更正?”小兴“‘洪哲’既已成了品牌,我就将错就错,不作任何解释了。”

        从此,《河中青年报》上,“洪哲”成了它的当红作者。共发小杂文与青春故事稿一百余篇,列《河中青年报》作者首位,也为小兴记录之最。

        那天小李来电话:“喂洪先生么?我《河中青年报》小李,你昨天那篇‘口袋富与脑袋富’一出就被7家网站转载。”小兴:“谢谢你呀!”小李:“《河中展望》杂志问我要作者,我推荐了你。”小兴:“多谢,多联系。”小李搬了三次家,3次都请小兴来家玩,她说一来呢编者作者需要培养友谊,二来呢,你以后如有好稿,不必寄报社了,直接放到我家信箱就行,我可以快一点编发。从此小兴给小李的稿件,都是通过这样的“直通车绿色通道”直达她家。一次报社有一别的作者稿件不能用了,需临时换稿,小李就叫了出租车直接把小兴接到报社,命题作文,要他速赶出一篇短文《诚与信》。

        有趣的是,《河中青年报》编辑小颜的约稿方式同小李几乎一样,也是约小兴来家玩,要他以后如有好稿,不必寄报社了,直接放到她家信箱,或交给她妈,以便于她快一点编发。

        当然啦,为显公平,虽然离小颜家更近只隔一条马路,但小兴给她俩的稿件总是一样多

        这天编辑小刘来电:“喂洪先生么?我是原《河中青年报》编辑小刘,如今转岗名声与经济效益极好的《河中新闻周刊》,我约你多写些三千字左右文章给我,《河中晚报》等也想转载。你已成知名作者啦!”小兴:“谢啦!”小刘:“请你记一记我江苏路母亲家的地址,我最近住在那头,有便来玩,又请你记一记我电话和手机号码,有好的选题可以先报给我,沟通一下,通过后你再动笔,以免浪费你的宝贵时间。另外以后你的来稿不用寄,我让快递公司来拿,既省我时间又省你邮资……”小兴:“我拿枝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