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别开生面的朝会 (2 / 4)
黄立极说完,心中得意的想道:“你以为就你会拉拢民心啊,老臣我也会,咱一会儿就看谁的本事高了。”
黄立极故意的大吵声,朱由校能听不见吗!朱由校在心里想道:“小样的,你个老东西,和朕玩这套,你还不够格,一会儿朕就让你好看。”
新鲜事年年有,但是今年特别多,天津卫的老百姓们刚刚劫后余生,本来就心情放松,现在一看还有这么好的好戏看,大家当然驻足停留了……
随着老百姓越聚越多,朱由校说道:“各位大人有什么事就说吧?”
事已至此,黄立极等人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了,率先出马的是御史李洪海,只见他一脸慷慨赴死的表情,走出人群,李洪海先是给朱由校行了个礼,然后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大人,请讲。”
“陛下,您应该听过一句古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朕听过,怎么了。”
“既然您听过这句话,那您为什么还要出京呢?”
朱由校没有直接回答李洪海的话,而是起身对外面的老百姓们说道:“各位乡亲,刚刚李大人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吗?你们觉得他说的对吗?”
老百姓们哪知道对错啊,他们只是窃窃私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的……
朱由校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说话,自己说道:“那朕就回答你这个问题,朕问你,我大明建都在南方金陵,为何又耗费巨资迁都北方的京城呢?”
关于这件事,大家心里都明白,当年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的一句话就已经解释清楚了,那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由校的这个问题,无疑是一枚深海炸弹,因为这是一个送命题,当年成祖之所以迁都,就是要让自己的后代远离南方那个花花世界,来北方这个苦寒之地,他要让自己的后代每时每刻都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但是文官不让皇帝出京,这就已经阻碍了皇帝了解民间疾苦的现实,现在朱由校如此一问,可以说是让文官哑口无言……
沉默是文官最后的倔强,朱由校等了半天,见没人回答他,朱由校说道:“朕刚刚经历了战火,虽然不是九死一生,但是也算劫后重生,你们问一问你们身后的老百姓,他们刚刚经历了什么?朕知道你们心中不服,不过没关系,现在朝廷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朕打算组织一个活动,朕要带你们去北方的边关看一看,朕要让你们知道,我大明已经危险到什么程度了,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人,你们也要跟着一起去看看,朕的命令发出两个时辰,你们的士兵竟然还没有出京,你们还配做一名军人吗?”
朱由校此言一出,所有的朝臣几乎都低下了头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