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三战术:内切战术(一) 这支队伍究竟要依靠什么?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第三战术:内切战术(一) 这支队伍究竟要依靠什么? (4 / 5)
        宋云祥无话可说。他也不理解,为什么明明15班作好了让耿世基单打的准备,最后会以那样的一次进攻收尾呢?

        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殊不知,15班的战术手势里,“1”根本就不是单打的意思,而是切入的意思。

        “魔球理论”的创始人莫雷(这个人很水,但是无碍于他对篮球做出的贡献)曾经用大数据统计过篮球最好的得分方式。在分析了从1984至2012年的各种比赛数据后,莫雷得出了一个结论:上篮和三分时当今篮球比赛中效率最高的得分方式。

        其中三分球带来得分产出,而上篮带来命中率保障和制造犯规的机会。

        梁兴疆曾经看到过这个理论。在第一轮依靠大量单打险些输给11班后,他就告诫过自己的队员们,一定不要再执着于单打了,要尽可能地用各种高效的得分方式拿下比赛。

        毕竟,这是比赛,不是同学们的街头切磋。任何可能会导致输掉比赛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

        从那以后,15班的队员们就定下了个规矩,手势“1”不再代表单打,而是代表15班的第一个战术——内切战术,一个将团队和上篮融为一体的、简单但是实用的战术。

        最终,这支队伍还是走向了团结和合作。从险胜11班,到后来的轻取10班,再到现在压制3班,虽然时间不长,但15班的队员们还是成长了很多。

        耿世基走上罚球线,稳稳罚进了两球。

        此时,3班面临的局势变得十分尴尬:比分劣势再一次扩大到了7分,而且李国骅只差一次犯规就会离场,追分看起来成了不可能的事。

        但比赛毕竟还有10分钟的时间,要是现在就对比赛盖棺定论,未免也为时尚早了点。

        轮到3班进攻,李国骅罕见地跑出了禁区,后卫则直接把球发给了李国骅,自己拉到了两侧。

        杨雨凡跟上来防守,阿龙赶紧大喊一声:“别动!”他隐约觉得事情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