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章 经营青海(上)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9章 经营青海(上) (3 / 3)
        左卫加入御林军之后需要整编。。同时成立政治部,政委和指导员都由御林军派出。最后师部决定成立御林军第二旅,旅长韩健,政委薛松,下辖3个团。第二旅的战斗力都是不错的,缺少的是政治思想工作,为了让第二旅的干部战士尽快融入御林军这个大家庭,师部决定进行干部互换,原御林军的干部大多在政治部任职。整编完了之后,第二旅也没有闲着,开始拉到乌海训练。

        土地改革之后,各部落的青壮陆陆续续送过来,他们都是部族最好的战士,军队训练由薛仁贵主持,在广袤的青海草原,几乎人人都会骑马,人人都是好骑手,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军人。第一步很简单,还是队列训练,要先把他们的野性磨光了。

        步骑团的战士首先也是队列训练。。接下来就是要学会骑马,还好青海的马多,够大家挑选的。还有就是牦牛和骆驼,唐志要打造一支后勤部队,牦牛和骆驼必不可少。四轮马车载货量大,但是对于路况要求高,需要拓宽、有些低洼地带还要填平,这些都要花费大力气建设。

        唐志还组织了庞大的马队开始往结古镇运送战略物资,当然都是秘密进行,混杂在一般商品之中,还好从湟源到结古的路都是草原,路比较好走。部队的官兵都是化妆成商人和护卫,然后秘密转移至可可西里,因为新战士大多是本地招收的牧民,所以基本上没有露馅。

        现在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都有开到三江源训练,就是为了适应高原缺氧。薛仁贵来到这里也感觉胸闷,四肢乏力,这才知道自己小看了高原对于人身体的压抑。高原缺氧没有好办法,就是在这里呆一段时间慢慢适应。在青海的山与山之间有一些比较平缓的山坡,当地人称之为垭口,海拔高度从3000米到5000米不等,这是连接山区的重要通道,唐蕃古道就是这样形成的。这条道路在夏天还能行走,冬天大雪封山,道路完全断绝。

        现在青海的军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鄯州的守备军,由御林军的柳凯整训;第二部分就是御林军,这是作为战略机动部队培养,要求战斗素质最高,装备最好;第三就是建设兵团的武装部和民兵组织,由肖锋负责。

        这三支部队的武器装备让唐志伤透了脑筋,现在是优先把军事工业搞起来。民兵组织起来之后进行轮训。每个民兵训练15天,掌握最基本的战斗技巧,基干民兵训练30天。不过这里都是游牧民族区域,民风彪悍,以前打战都是全民皆兵,有很好的底子。

        军队由薛仁贵主持,唐志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农牧工商业的布局上,这是御林军的粮草来源,还有就是兴业高级中学,这是御林军的未来。这时幸好有娄师德为他分担大部分政务,让他不至于陷入具体的事物中。

        娄师德器量宽厚。。喜怒不形于色,恭勤政务,孜孜不怠,面面俱到,如万顷之波,浑而不浊,百练之质,磨而不磷,有君子之风、宰相之才。隋朝末年巴蜀传缴而定,几乎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人口密集,这次青海屯田从巴蜀迁徙过来不少的农户,还有各地送来的囚犯。他们的住房、农具、种子等等,都是娄师德一手安排。在后世娄师德也确实在河源主持屯田,在湟源抵御吐蕃入侵,八战八捷,也是个知兵之人。

        唐志除了在上政治课的时候会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政治理念,平时都是很好说话的,他的理念都写进《政工干部培训教材》。。也为娄师德等人熟知。有时候娄师德等人会对唐志提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远远超出《教材》的范围,唐志也很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

        娄师德外愚而内敏,表晦而里明,对唐志说过的话都记在心里,回去抄录下来慢慢体会,认真思考,有疑惑的时候再向唐志提问,有时候也和其他人一起讨论,这样谈论的话题越来越深,几乎涉及到道释儒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后世有人喜欢说人家三观不正,其实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人类的思维和行动最终都会归结到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面。世界观如果不清楚,或者出现了混乱,那么这个民族和社会就没有凝聚力,在外力的重压之下很快就会分崩离析。这就是为什么华夏民族传承5000年而不倒的原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