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6章 土地改革 (3 / 3)
“杀一人以利天下,可以吗?请先生为我等解惑。”思前想后,娄师德这些人还是忍不住找到唐志,因为唐志给这些进士们上过课,所以他们都称唐志为先生。
唐志见他们神色郑重,回答说,“不可以,杀人的应该是法律,而不是利益。”“如果关中闹了饥荒,赤地千里,饥民三百万,饿殍七十万,尸相望于道。此时尚有殷实之家酒肉乡里,歌舞纵情,我能不能将他们杀了,把他们的财产和土地分掉?”
“因其隐匿资财,逃税避征而诛,完全可以;因其太富,有吃有喝诛而均之,不可以。”
“那先生为什么要在羁縻12州施行这么严苛的土地改革呢?”
见大家提出疑问,唐志欣慰地笑了,“你们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们思考得很深入了。诸葛孔明治蜀的典故你们都知道吧?”
众人点点头。当年刘备集团入蜀之初,法正劝诸葛亮要学习“高祖入关。约法三章。”应先施恩惠,放宽刑罚,以收人心。但诸葛亮指出,刘备入蜀与当年高祖入咸阳情况不同。秦朝政苛,高祖法宽,故能顺应人民的意愿。
但蜀中刘璋原本就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中豪强专权自恣,如再对他们一味施行恩惠,只会纵容姑息,促使其气焰愈来愈烈,不知君臣之道。对此,只能“威之以法,限之以爵”,这样才能使人们感到恩惠之不易、禄位之可贵,从而令上下有节,人人守法,以达到社会安定、国家大治之目的。
因此。。诸葛亮对蜀中反叛势力的镇压毫不手软,对一些违纪官员的处理也十分果断。而蜀国经过诸葛亮这样一番严刑峻法治理之后,不但没有发生动乱,反而出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陈寿语)的社会景象。而对诸葛亮本人,也是“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唐志掉了一句文,“还有一点就是事急从权。比如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长安如果饿死这么多人,富人不管不顾大吃大喝,这时候可以把他们抓起来,没收他们的粮食分给饥民。。理由不是他们太有钱,而是偷税漏税——不管他们有没有偷税,因为如果饥民没饭吃是要造反的。
青海这个地区和大唐内陆不同,鄯州都督府只对河湟谷地的统治有效,河源郡和羁縻12州拥有大片的牧场和谷地,有些地方可以播种粮食,但是这些都在部族头领手中,高原上吐蕃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冲下高原掠夺。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
娄师德等人面面相觑,这是什么问题,不是有朝廷大军吗?
唐志道:“我们首先要编练一支强大的军队对抗吐蕃的侵略,但是河湟谷地耕地很少,养不活大军,朝廷现在也有困难,千里馈粮消耗太大,而且现在朝廷准备对辽东用兵,没有多余的力量放在这里,这就需要我们自力更生,那么兵员和粮食从哪里来?就从土地改革上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到这里也是一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