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章 土地改革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6章 土地改革 (1 / 3)
        苏毗女国后来被松赞干布征服,归于“孙波如”。吐蕃将全境划分为五如、六十一东岱,这些“如”、“东岱”本为行政单位,然在战时亦为军事单位,这是军政合一的体制。“如”相当于大唐的“道”,省级单位,“东岱”相当于“千户”。如果能在玉树站稳脚跟,并且打退吐蕃的第一轮攻击,将动摇禄东赞的统治地位,能引发吐蕃动乱最好。现在吐蕃不可能像大非川之战一样倾全国之兵来和御林军争夺玉林,一般的攻势御林军还能扛过来的。

        唐志对薛仁贵道:“我原则上同意大哥的战略,我们在青海的战略需要大改动,首先要报请朝廷批准;第二,就是刀剑、棉甲、粮食等一些战略物资要尽快运来。第三。我们土改的重点要放在唐蕃道路沿线,首先把这里的土改完成,部队也要快速成军,就在高原上练兵。”

        说到这里,唐志指着结古镇西边的一块荒原道:“这里是隆宝滩,距离结古有160里地,海拔有4000多米,扩充好的部队可以在这里训练,有很多鸟类,还有鹿群,食物没有问题,如果能在这里保持战斗力,打到逻些就没有问题了。”

        薛仁贵点点头,“只是现在土改还没有完成。。成立民兵得不到民众支持啊。”

        唐志道:“这个问题不大,咱们有世界上最锋利的刀剑,还有盔甲,那些部落可眼馋着呢!我们这样,招募一个战士,给部落一把刀,20个战士一套棉甲,我们还有茶叶、珠宝、搪瓷等等,都可以用来换士兵。”

        薛仁贵没想到还可以这样,这个九郎狡猾狡猾的,即使这些部落不出钱,将来成立民兵组织的时候还要给他们无偿配备武器,现在等于他们自己掏钱买装备了。两人商量好了,一起给朝廷送密奏,同时开始着手战争准备。

        青海河源位于高原之中的一处小盆地。。天空蔚蓝,草原辽阔、牛羊成群、花海迷眼,是一个如诗如画般的地方。3月,唐志带着骑兵连来到这里,此时草原风声呼呼,无边无涯的草原翻腾起伏。马群挺立在草丛中,像逆风的船队似动非动。有时,一匹受惊的马突然跳起来,在马群中奔窜,使挨近的马匹骚动,一会儿才恢复平静。静穆和旷野是大草原的性格,虽然草在喧闹、马在嘶叫,却如同夜间池畔的哇鸣,反而增加了静寂感。

        唐志的坐骑踏燕一到这里,心里压抑的野性全部爆发出来,不停地嘶鸣,蹄子刨地。唐志知道它的心意,把马鞍等装备全部解下,踏燕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马群,引起马群一阵骚动。

        此时牧民看着远处的几个御林军士,知道这些人不好惹,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踏燕在马群里乱撞,无可奈何。马群里的头马不干了,以为要抢自己的位置,气势汹汹冲上前来和踏燕打斗。薛刚和苏远征看着远处捣乱的踏燕,心里羡慕不已。苏远征问:“师父,咱们什么时候也能搞到一匹青海骢啊。”

        唐志道:“咱们把吐谷浑的牧区全部接收下来了,有好马你们可以随便挑选。现在我让朝廷派大马营马场(今山丹军马场)的牧监来这里建军马场,牧养官马,将来会更很多的战马。现在我们准备先组建两个骑兵团,你们一人组建一个,到可可西里要好好练兵,将来我们还要组建一个骑兵团到安西都护府去组建远征军。”

        听唐志这样说,两人都有点兴奋,从连长到团长,这个跨度有点大啊。果然,跟着师父混没错。只是可可西里太高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薛刚也没想到自己有这个造化,师父是自己的贵人啊。两个团。薛刚和苏远征对视一眼,暗暗较劲,都想训练好队伍压对方一头。

        苏远征问:“师父,我们的搭档是谁?”

        “你的政委是杨勇,薛刚的政委是李思顺,你们要好好配合。将来我们的队伍还要扩大,注意要培养人才,将来把吐蕃扫平了。”

        “是!”

        这个人选是唐志和薛仁贵商量的结果,御林军第一营组建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两人的部下搭配使用,早点融合一起,现在也是这个方针,目前看起来效果不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