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章 实战拉练(下)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3章 实战拉练(下) (2 / 3)
        对于御林军的野外拉练,他们也很好奇。御林军就是个草台班子,大都数都是入伍一年的,很多人根本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们行军、宿营、夜战都像模像样,而且这些官兵学习能力非常强,很快就适应演习的气氛,看起来御林军练兵确实有一套。

        薛仁贵唯一的一次干预是左卫骚扰最厉害的时候。。战士们的神经都绷得很紧,还没有适应这种高强度的战场气氛。他给指挥员的建议是要舒缓战士们的情绪,不要发生炸营的事件,那样损失就大了。

        古代军队的炸营其实也属于一种特殊的灵异事件,几千名士兵有时候会同时尖叫嘶喊,有心理学家表示,炸营其实有可能是一种集体催眠现象。军营是地道的肃杀之地,古代军规有“十七条五十四斩”,当兵的都是提心吊胆过日子,经年累月下来精神上的压抑可想而知。

        到了大战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人人都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这时候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可能只是一个士兵做噩梦的尖叫,就可以引爆营中歇斯底里的疯狂气氛,士兵彻底摆脱军纪的束缚,有人抄起家伙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追杀军官、仇人、不认识的战友,第二天只留下一地的尸体。东晋时期,刘曜的军队就遭遇过两次炸营。“曜前军刘黑大败季龙将石聪于八特坂。曜次于金谷,夜无故大惊,军中溃散,乃退如渑池。夜中又惊,士卒奔溃,遂归长安……军中夜惊溃,唯辽不动,坐斩数十人,乃定。”

        唐志和薛仁贵讨论部队炸营的问题,薛仁贵也没有好办法,唐志认为还是思想工作没做好,太祖的军队就没有发生炸营现象,光头的部队曾经发生过一次。

        淮海战役胜败将定之际,孙元良率领16兵团从陈官庄突围,跑到外边一看,还剩四百多人。后来根据亲历人的还原才知道,孙部突围时基本无损,撤退到萧县宿营,遭**小股部队夜袭。经一夜狂奔的孙部,认为已远离战场。数万人几乎同时倒下酣睡,连岗哨都没放出。孙兵团官兵被围多日强烈紧张后骤然放松,又骤然被袭,神经顿时崩溃,全军惊叫而起,甚至自相残杀,几万人的大军就此溃散——可为考证的是,这是世界军事史上万人大规模“营啸”的最后一次。

        这个时候就是请老兵给大家讲如何放松自己,如何忙里偷闲休息,要学会如何在紧张的战场养神。老鸟大部分时间都是眯着眼睛,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但是情况一来马上警觉,迅速做出反应;那些菜鸟平时就东张西望,跳来跳去,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情况一来就手忙脚乱。。扑腾几下就没了力气,它不死谁死?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唱歌、跳舞,这是缓解情绪最好的办法,这个时候宣传队开始大显神通,宣传队的战士作为领队开始组织大家拉歌。拉歌一般人都很清楚,军训的时候教官常常组织大家拉歌,这也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娱乐节目。于是御林军吃过晚饭之后,各连开始拉歌:

        (领):第一连,(合):来一个!

        (领):一二,(合):快快!

        (领):一二三,(合):快快快!

        (领):一二三四五,(合):我们等的好辛苦!

        (领):一二三四五六七!(合):我们等的好心急!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