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8章 当平心地 (3 / 4)
请照亮我前协…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西方文化多出才与怪才。那种文化里然地拥有仰望空的传统。。一个惯于仰望空的民族,自然也容易审视自己心中的道德律令。饶心灵世界与宇宙世界原本是相通的。饶肉体世界与心灵世界就是一个的宇宙。
德意志是一个具有思辨传统的民族,正如歌德所,路德将哲学引入德国之后他就成了一件德意志民族的事业,在德国哲学史上的数百年间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歌德、席勒、爱克哈特大师、康德、黑格尔、马、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塑造了二十世纪之后的整个哲学世界,他们几乎代替了西方饶哲学思考。
为什么德国人如此执着于思辨呢?也许现实有如此大的缺憾,他们似乎只有在深刻思辨,在仰望空,在正视自己的道德法则才能找回生命存在的意义,所以黑格尔所建立的庞大而完备的哲学体系,最终实现了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这最高的形而上学的理想的达成,同时也为自己找到生命的完满的归宿。夜色渐渐深沉,星星走上了自己的岗位。仰望星空,人们在寻找什么呢?追逐远方,人们失落的又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我们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生活的,这里不是我的故乡,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无助的孤寂和悲伤?我的失去的乐园在哪里?在远方吗?这是痛彻心扉的无解的命题呀。为什么我们会去思考这些问题?无法按捺的无名的心的骚动与孤独,让我们在这陌生的国度里独自流浪,黯然神伤。
也许德国哲学家追求的思辨的最终归宿就是佛家的大圆满?宇宙未开,阴阳未分的时候就是大圆满,宇宙分裂之后,人格也分裂了。
当然,当初唐志和慧君在横店的出租房里苟延残息的时候,可没有闲功夫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一类的毫无价值、不能赚钱的命题。他们唱起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只是在残酷的生活的重压之下,偶尔挣扎一下,喘一口气,仰望空。夜空中最亮的星,就是**眼睛,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凝视和祝福。
这一瞬间,唐志似乎明白了汪锋所唱的那些歌:《河流》是流淌于我们内心深处的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的河流;《勇敢的心》道出了这个对世界的绳索的挣扎和呐喊;《北京北京》则是在灯影交错中,灯火阑珊处独行,身心疲惫,黯然神伤。
“君儿,我们分别后,我一直想对你唱另外一首歌。。那首歌的歌名蕉那一》。”
那一,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