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弱智小贩和天才建筑师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弱智小贩和天才建筑师 (3 / 3)
        他用山脚下的黄沙(筛选后)、草木灰和黄土,按照1:1:2的比例配置了一种“建筑土料”,他取名叫“唐泥”。然后,用四片木板钉成数十个四方的模子,约一尺见方。

        “唐泥”用水调和好,倒在模子里,取开模子,一块方砖就现出来。如法炮制,2天的时间,他指挥“民工”们制作了数千块“唐泥砖”。

        砖大体够用了,他又带着“民工”们按照事先画好的位置,开始挖坑——两天功夫,一个长20米,宽10米,深半米的土坑。

        做完了这一切,“唐泥砖”基本都固化风干了。先在土坑底部铺了一层砖,然后沿着四周垒起了墙壁。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民工”讲述用砖砌墙的方法,强调砖与砖之间错开,要压缝。

        四周的墙壁起来后(2米多高、南面留出一个大缺口,作为房门),又用从山里伐来的等长、等粗的木梁纵向置于东西向的墙壁上,用调和的“唐泥”糊好固定。木梁上铺上厚达半米的茅草,茅草上再用薄一些的砖按照一定的规则堆砌成尖顶的坡状房顶,类似于现代社会农村的砖瓦房。目的,自然是为了便于雨水流泻,防止漏雨。

        又用“唐泥”将房的四面墙壁糊了一个严严实实,在房后挖了几条防雨道之后,一座宏大的超级建筑就初见雏形了。

        房内,也用砖垒起墙壁,将其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房间和一个大厅,其间,都留出了门。

        最后,是用水将整个房子都喷洒了一遍。薛枫清楚,这样能让砖与砖之间更加密封,更坚固。

        至此,用了15天的时间,花费了500文钱,就建造起一座让唐朝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异建筑。消息传出,引得附近很多农民都跑来“参观”,纷纷瞠目结舌,惊为“鬼斧神工”。

        在房子后面,薛枫自己建了一个炉子,完全是现代社会农村常用烧柴火的那种上口下膛、三条腿的土质炉子。开饭馆,少了炉子怎么行。炉子上搭起了一个草棚,四周略加遮挡,一个简易实用的厨房便完成了。

        接下来,薛枫带着自己“来”唐朝时,背包里的一些工具和刀具,带着从其他村民家借来的一张大渔网,推着独轮车,进山去了自己“走”出来的那个山谷。他知道,那里,将是自己开饭馆生涯中的取之不竭的原料库房。

        这一去,就是数日杳无音信,薛杨氏心里渐渐担忧起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