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折文正见肃宗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折文正见肃宗 (1 / 3)
        七月二十五,孟秋。

        一个须发皆白,身穿紫袍,面相贵不可言的老头来到了会试考场门口。

        这一天是天京城的大日子,更是大周的大日子。

        二十年前的七月二十五,周太祖定都金陵,改名为天京。次年七月二十五,废黜前朝的九品法人制,推行科举取士。

        自此,每三年便由各州郡县,层层选拔上来的考生在天京举行会试。其中,南方士子取六十人,北方士子取四十人,共取一百。

        至于说为何南北取士人数不均,还要从建武二年那场震惊全国的科举舞弊案说起。

        建武二年五月,周太祖下诏命吏部尚书刘显为主考。同年八月,放榜后,上榜者共一百士子,皆为南方人士。会试落第的北方士子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于是联名上疏,跑到礼部鸣冤告状,说主考刘显乃是南方人士,偏私南方士子。更有甚者,当街喊冤,甚者敢拦着刑部尚书的轿子喊冤。

        因此民间流言四起,有人说刘显背地里收了黑钱,也有人说刘显大搞地域歧视。种种说法传的是有鼻子有眼。

        消息传到朝廷里,太祖大怒。一方面下令将刘显下狱彻查,另一方面命人成立了“专案小组”,重审榜上的百名南方士子。

        然则半月之后,“专案小组”则是传回来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

        百名士子答卷皆经过三遍审核,一,比对从前字迹,文章,确认无替考行为。二,审核其内容,大都文理有据,虽有些许冒犯之言,但以考生水平而言,绝无半点问题,皆是以才学录取。三,彻查考生背景,虽都为南方士子,但是贫富不一,亚元陈平安更是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绝无贿赂考官之可能。

        结论出来之后,举国哗然。落榜的北方士子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调查结果,朝野之中自然也有北方籍贯的官员抨击这份答卷。要求重新跟换调查人员,再次审核。

        事情的转折点十月,太祖突然下诏,斥责刘显**,收受贿赂,罪大恶极,处以斩立决。又将调查小组的成员问罪,纷纷下狱。

        之后下旨安抚北方士子,取四十名北方士子上榜。并昭告天下,此后会试,皆取四十名北方士子,六十名南方士子,共计一百。

        自此,矛盾才得以解决。朝野民间的声音才慢慢平息了下来,除了偶尔民间还会有人大骂刘显死有余辜之类的话。

        折文正看着会试考场门口,那跪着的刘显石像,叹了一口气。

        事情的真相,自然与大众的认知背道而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