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辽东谋反,高句丽犯关(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辽东谋反,高句丽犯关(二) (1 / 3)
        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辽阳)府衙内,公孙度高踞在首座,神情激动而高昂。

        没想到自己义旗一举,原本就已签合议的高句丽属国(今吉林一带)立马兵犯玄菟郡(郡治所高句丽城,今辽宁沈阳东陵村一带)。

        连马韩、弁韩、辰韩(现韩国境内)都立马应和,兵犯乐郎郡(郡治所平壤县城,与今相同),真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

        公孙度少时跟随着父亲逃难到玄菟郡,家世寒微,可他非常聪慧好学,后来蒙贵人提携,在玄菟郡府衙内任一员小吏。

        几经打拚之后,他一步步从斗食小吏至郎官,再升迁到后来的冀州刺史,堂堂的秩六百石天子信任之臣。

        负责监管冀州刺史部各郡县官吏,可谓是寒门出俊彦,也算是彻底的出人头地,身登成功人士行列。

        由于他是寒门子弟,又没有卓著的军功,区区一个六百石刺史职位,如何能镇压住冀州各世家豪强?

        在中平四年得罪了冀州世家豪强,被免职罢免返回家乡休养,此时的公孙家族已成为辽东郡第一豪強,公孙度一家也迁移到襄平县城定居。

        公孙度经过十几年官场浮沉,算是彻底看透了大汉朝廷的官场本质,己经**到极点。

        世家豪强们把控着孝廉、茂才的举荐门路,寒门子弟除非卖身投靠到他们的麾下,否则根本找不到出仕的机会,也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皇上又信任十常侍卖官鬻爵,致使民不聊生,由此他萌发异意,勾结高句丽王密谋造反。

        公孙度今年有四十多岁,字升济,育有二子,长子公孙康,次子公孙恭,都跟随从青州北海郡迁徙到襄平的名士王烈学习文学和兵法。

        公孙康喜爱文学不喜练武,公孙恭却好武不喜文,兄弟二人也算是两个不错的人才,平时也颇得公孙度的喜爱。

        现在公孙度已经占据襄平、辽队、新昌、西安平等十数县,又把辽东属国治所昌黎县城(今辽宁义最)围困,是以他才得意洋洋的以‘辽东王’自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