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父亲的家世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一节 父亲的家世 (5 / 5)
        “送送张先生”,父亲抬眼对母亲说。

        见他们三人走出屋子,丹云急忙到里屋找出自己的鞋子换上,这时丹欣把母亲炒好的土豆片盛进菜盘,从蒲囤里拿出煎饼,母亲也回来了,让兄妹四人快吃饭,母亲又给父亲用开水冲了个鸡蛋花汤,端到床前。

        草药是在饭前喝的,父亲每次喝草药的表情从未变化过,先是看一眼,然后转过脸,不自觉地甩几下头,脸部的肌肉便拧起来,嘴也咧开了,接着,两手小心的端起碗,用嘴吹一下汤药的热气,闭上眼,将药碗送到嘴边,大口大口地咽下去。个中滋味,若非亲口品尝,恐难以理解呀。不管药有多苦,有多难以下咽,可毕竟是治病的希望,父亲总要母亲再往喝过药的碗里倒点水,让水在碗里转几圈,清一下没喝干净的药渣,然后喝完蛋汤,用汤药碗里的水将药片服下去,接着又躺下了。

        吃饭的时候谁也没说话,一家人心事重重,不知道两天后父亲的病会不会好转。

        “丹庆,开门呀”,忽然听到叫门声。

        “哎——,来了”,丹庆一边答应,一边放下手里的煎饼。

        来人是伯母,挂念着父亲的病。伯母中等个头,身材微瘦,眉毛稀疏,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总像是能把人看透的样子。她穿着一件深蓝色棉布大襟褂子,大腰裤子,裤脚系着黑色的绑腿带子,是奶奶辈的打扮,只是没有裹脚,所以走起路来不是那种颤颤巍巍。头发一多半白的了,梳着和母亲一样的发型,就是那种短发,用一分钱一个的卡子别在两耳后面。伯母进到屋里,直接走到床边和父亲寒暄了几句,接着来到外屋小声和母亲商量着什么。

        “嫂子,听你的,你看着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吧,需要我置办什么东西,你和我说。”母亲看着伯母,一脸急切。

        “不费事,很简单,买个钱粮墩,到我那边的佛堂里上上香,和菩萨娘娘说道说道,给十大名医份子钱,让神佛保起来,过两天就好了。”伯母宽慰着母亲,一边往门外走。

        虽然不知道十大名医都是谁,也不知道神佛能不能保起来,可伯母那句“过两天就好了”让丹云听起来很舒坦。伯母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婆,谁家小孩闪了魂,伯母能给叫来,丢了东西去什么方位找,伯母也都知道。母亲从不信伯母那一套,父亲在家族里叔伯弟兄一共三个,父亲的文化程度是最高的,又在公社的石料厂干会计,算是文化人,父亲不同意母亲在家里摆桌上供啥的,母亲没文化,就听父亲的。但在每一年的年除夕家里祭祀,父亲和母亲却又很虔诚地去做,摆供品,上香,焚钱粮。母亲常说,她自己就是个“二鬼子”,丹云也不知道“二鬼子”是什么人,可能就是不信邪的那种人吧。

        过了好一会,母亲送走伯母,回到屋里,饭菜也凉了,母亲随意吃了几口,就去里屋找什么东西。丹欣把桌上的碗筷收拾好,领着丹凤到内间屋里睡觉去。丹云的作业还没写,她趴在饭桌上,开始写作业。

        母亲从房屋内间出来,手里拿着一叠钱粮纸,来到饭桌前,用一块干净的抹布重新擦了擦桌子,开始叠纸元宝。丹云猜想,这应该是明天去伯母家用的。

        夜里,父亲仍然时不时的喊痛,母亲就坐起来,披着被子,给父亲按摩后背。母亲也是困极了,连日来的操劳,写在这个不到四十岁的女人的脸上,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劳动妇女,勤劳善良,自己没上过几天学,嫁了个文化人,她很知足。当初,媒人给母亲提父亲时,姥姥并不同意,说从小没了娘的孩子,到老也平常,但母亲仰慕父亲有学问,见识多,又在公社的石料厂做着事,就毫不犹豫地嫁了。为了这个家,为了父亲能在外安心上班,家里家外,母亲任劳任怨,没让儿女饿着,地里没有荒着。今晚,她应该是太累了,居然趴在父亲肩头睡着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