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 鸿雁传书的新式方法 (1 / 3)
李煜、花蕊夫人对钱昱这个月老是感恩不尽,所以,完婚以后立刻就写了一封甜言蜜语的感谢信。
钱昱正在观看这份感谢信的时候,符金环、符思仪两个人兴高采烈地出现在了他的书房里。
“夫君,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父亲从碎叶城来信了,这是他给你的奏章你快看一看吧!”
钱昱闻言就放下了手里面的感谢信,接过了符金环递过来的符彦卿的奏章。
看过符彦卿的奏章之后,钱昱方才明白原来是老丈人把碎叶城的皇宫、城池等全部都修建好了。
符金环一边逗抱着的孩子玩,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钱昱什么时候,带她们姐妹去碎叶城看一看。
钱昱没有直接回答符金环的问题。而是询问起来了符彦卿多久来一次家书。
通过符金环的讲述,钱昱明白了符彦卿之所以能够经常与符金环、符思仪姐妹二人通信,完全是借助于朝廷的官方驿站。
驿站是古代专供官府传递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在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符彦卿能够享受到这样方便快捷的有利条件,可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就没有这个福利了。
否则,历史上的大诗人杜甫,也不会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千古名句。
穿越过来这么多年,钱昱当然知道老百姓,在平日里传递一封家书是多么的不容易。
随着可以管理的疆域越来越大,钱昱觉得是时候把后世的邮递业给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确实也需要这样的一个机构。
其实,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都会建立庞大而完备的邮驿系统。
驿站林立,驿马飞驰已是很常见的景象,但是这种驿站网络只为官府传递公文和军情,私人通信却只能望驿兴叹另想办法了。
老百姓与杜甫等待家书的心情一样,他们除了独自忍受思念亲人的痛苦,剩下的就是寄希望于那些顺路的人了。
晋代有个叫殷洪乔的南京人。。做官之后要到江西的豫章去上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