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教育普及的第一步是印刷出字典 (1 / 3)
教导致仕还乡官员仅仅是钱昱的一个小插曲,他明白如果真的依靠这些人,可以说工业化道路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只要他们能够记住今日自己所说过的话,不要阳奉阴违给自己扯后腿就可以了。
工业化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要有大量的熟练工匠,而这些熟练的工匠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
人从何处来?其中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好办法,只能够是从广大的老百姓中间去培养。然而,面对大多数人都一字不识,培养人才这件事似乎又遥不可及。
标准化、产业化的教育方式,在后世已经是随处可见的平常事了,当然,在这个以私塾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年代里。后世的方法绝对会让人触目惊心。
钱昱准备普及后世的学校,让所有老百姓家里面的孩子都有书可读,这不是一件小事情,它涉及到了课本、老师等各个方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清楚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好的事情,但是,钱昱没有退缩一步,他知道这件事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为了尽快让大家能够识字,钱昱准备借鉴后世的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来一次或者说是若干次的扫盲。
扫盲之前钱昱发现必须要解决教材的问题。。对于教材钱昱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根本就不准备用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
针对国土幅员辽阔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各个地方的方言这个特点,钱昱为了确保这件事不会不了了之,决定把后世的字典提前给搬过来。
厚重的字典在后世是屡见不鲜,这是打开知识海洋的一把最重要的钥匙,只要掌握了查字的方法,剩下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钱昱在秀州的时候,曾经弄出了活字印刷术,现在,这个方法已经在印刷行业普及了。
比起雕版印刷术来活字印刷术肯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面对一本沉甸甸的字典。。活字印刷术在字体的大小上面就不合适了。
要想解决字典里面字体大小的问题,以钱昱所知道的关于印刷方面的知识,目前也就只有铅字印刷术了。
铅字印刷术是在泥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400年以后方才出现的,发明铅活字版印刷术是一位德国人。
这一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直接加快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