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武大炊饼致富,金莲一见钟情 (1 / 2)
江湖传说,武二郞武松之所以能打死老虎,根本与在景阳岗下喝的酒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是因为他长期吃了武大郞所做的炊饼的结果。在武二郞还小的时候,每当他饿了、困了、累了甚至精神沮丧的时候,作为哥哥的武大郞总会给弟弟武二郞做炊饼吃。吃了哥哥的炊饼后,武二郞马上就饱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整个人看起来也精神焕发,战斗值马上飚升。武大郞别的不会,他还就只能做炊饼,成天也是想着怎么去把炊饼做好。武大郞虽然不怎么聪明,但是做炊饼的天赋资质特别高。虽然资质好,但是如果不努力,炊饼也一样做不好。但武大郞不同,他是个死心眼,认准了自己就是一个做炊饼的料,于是他把全力精力都用来研究怎么做好炊饼。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一个人将全部精力投入某件事的时候,他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做了这么多年的炊饼后,武大郞做炊饼的手艺是日渐高超,经验也是成倍的增长。在武二郞过景阳岗前一年,武大郞做炊饼的技艺就已经是炉火纯青了。武大郞炊饼做得好,自然会有人来买。凡是来买武大郞炊饼的人,在吃了武大郞所做的炊饼后,都会情不自禁地开口称赞武大郞,直夸他手艺好,是块做炊饼的好材料。听到人们的肯定后,武大郞也会不由自主地喜笑颜开。武大郞会做炊饼的事经过各个吃货的宣传后,一传十、十传百,于是武大郞就成了阳谷县的名人了,身家也由贫寒变成了巨富,住的是大宅院,出行也有马车代步。
很多人托人打听武大郞的家庭情况,在得知武大郞至今孑然一身后,他们都高兴极了,这不是标准的钻石王老五么。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想借着买炊饼的机会跟武大郞套近乎,甚至其中包括一些很远赶来的妙龄少女,潘金莲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武大郞现在身分不同了,但他始终记得自己出身贫寒,不让自己忘记当初创业的艰辛,所以他依然亲自卖炊饼。因为来买武大郞的人太多,武大郞也没时间注意到潘金莲。潘金莲看到武大郞连瞟自己一眼都没有后,她就急了。她跑这么远是为了什么,决不是为了买几个炊饼而已,她是想推销自己,把自己卖给武大郞。潘金莲曾经发过一个宏愿:我宁愿跪在大宅院中哭,也不愿坐在茅草屋中笑。
买炊饼的人实在太多了,潘金莲怎么挤都挤不进去所以潘金莲想了一个办法,她拿了一挂鞭炮,点燃后丢到到卖炊饼的人群中。在人群因为突如其来的声响分散开后,她却不顾鞭炮炸到身上造成的痛楚,一阵小碎步来到了武大郞的面前。
在武大郞看来,这是怎样的情景呢。如梦如幻的烟雾中,一个娉娉婷婷、衣袂飘飘的绝色美女如飞而来,这简直就是仙女下凡嘛。武大郞瞬间陶醉了,沉迷得不可自拔。嘴大张着,口水从嘴角流了下来,形成了一条透明的晶线,眼睛里更是有无数个潘金莲在跳动。直到鞭炮响完最后一声,武大郞才回过神来,随即发现自己的失态。他显得很不好意思,手摸了摸头,力图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
看到武大郞的窘状,潘金莲知道自己成功了。接下来,她只买了两个炊饼,就柳腰微摆、莲步轻摇地走到了早已买通好的王婆面前,给了她一个炊饼。
看到潘金莲走了,武大郞有点恋恋不舍。他的目光一步不离地跟着潘金莲,直到看到王婆时,他才舒了口气。
原来她认识王婆子呀,这就好办了,武大郞心里喜滋滋地想着。
武大郞的炊饼没一会儿就卖光了,而且他的心也已不在这儿了,早跟着潘金莲飞走了。他吩咐下人收好铺子,然后急急忙忙地赶到了王婆子家。
此时,潘金莲还没走,正跟王婆子闲聊呢。再说她也不可能走呀,本来就是在等武大郞上钩嘛。
武大郞看见潘金莲也在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嗫嗫嚅嚅地向王婆子表明了来意,要求娶潘金莲为妻。
王婆子心里也乐翻了天:这下五百两银子到手了。但是她脸面上还比较平静,说要询问一下潘金莲的意愿。她假装一番劝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潘金莲才点了点头,一脸勉为其难的样子。
即便潘金莲看起来是这样的不情不愿,但对武大郞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三个人商定了一番,打开了天窗,说过了亮话,同意把大喜的日子定在了明天,财礼钱为1000两。武大郞要求潘金莲三从四德,潘金莲则提醒武大郞要专务正业。两人皆信誓旦旦,就差写在纸上了。事情有了着落后,三人心里均各自有一番志得意满。
武大郞回到家里,想起他还有一个兄弟云游在外。自己的人生大事就要开始了,而兄弟还不知道,且这件事一定要兄弟参与才行。他就准备托人带信,然而现在还来得及么。就在他愁眉苦脸、不知所措之际,忽然有下人来报:“大官人,门外有一个自称武松的人要求见大官人。小的们不知他是谁,先让他在门外候着,现就进来通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