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悲秋无痕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悲秋无痕 (3 / 4)
        悲秋,它发乎情,止于文字落纸。按照常理,中秋节之夜应该是明月高悬,亮如白昼才是,有道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然而,今夜月亮星辰无光,天上只见一片朦朦胧胧的黄光,隐于云雾水汽之后,整个月亮都被“云蚀”了。

        月亮现在也学会忽悠人的眼睛了,以前它可不是这样的。它之前是这样的,杜牧《秋夕》中写到: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就一“卧”字,我便感同身受想起了我的孩童时代。

        那个时候,八月初四五时天边便出现了一轮弯弯的小月牙,尽管小,却亮如水。当夜色来临,月光满地照的时候,村里的小孩便聚集在一起,或玩老鹰捉小鸡,或玩捉迷藏。玩累了的片刻,小孩便坐在大人的前头,听他们细述月宫里面吴刚砍树和嫦娥仙子捉兔子的故事。听到高兴处,我们总会很兴奋地指着月光问大人们说,月宫是那个有黑点的地方吗。

        这时,长辈们总会不厌其烦地点头,同时总会煞有介事地告诫我们说,你们不能用手指去指月光,否则它会在你睡熟的时候偷偷地飞到你们的床前来割掉你们的耳朵。

        彼时,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真有其事,在我们八九个用手指着月亮的伙伴中,偶尔真有一两个伙伴的耳朵半夜之中不知被什么东西给割伤了的。因为,第二天清早,我们便看到他们的耳朵后涂上了紫红色的消炎药水。因此,为了在睡觉时不让月光姥姥有拿着“月牙镰刀”来割我们耳朵的机会,我们的手变得乖乖地保持在头部以下,再也不敢对月亮不恭,成了一个彻彻底底听话的好孩子。

        很多次半夜醒来,看着那照进屋里来亮如白昼的月光,我都情不自禁地把身体向爷爷怀里靠,只为靠得更近一点点。当然,如果你不经意间用手指了月光姥姥,对它犯了不尊重,那也不是说就只能“坐而待割”了,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双手合掌对它拜上三拜。

        那时候,长辈们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而想出来的这种补救方法,直到现在也无从考究也无从得知,但毫无疑问的是,小时候的我们都照做了,美其名曰“有指必拜”。因为,我们都怕自己的耳朵会在半夜里被割掉。现在回想起来,倘若要说我曾经信教,那时的我无疑就是一个无比虔诚的“拜月光”教徒。然而,对于那时一众小伙伴为何指了月光后耳朵果然有的真被割了这一回事,我至今仍未想出个究竟来。但我已经确信月光姥姥是不会跑下来割我们的耳朵的,月光姥姥应该还不至于这么小气。至于偶尔真有三两个小伙伴的耳朵被割伤,我想那应该是我们在玩捉迷藏的时候他们跑到草丛里被割伤的,只是当时玩得入迷不曾发觉,或许更多是躲到房屋最黑暗的角落里被蜘蛛撒了尿而受到感染以致烧伤的缘故。

        想起儿时欢乐的场景,心竟然慢慢亮堂了起来,眼下的意绪也淡了许多。为继往昔流风余韵,悲秋不可丢也必不能丢,然而却也不必过于矫情。虽知悲喜有常,悲秋终究如同春梦了无痕。

        “嗯嗯,真不错!”李经纬看完后点点头,他一骨碌站起来就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别急,舍长,还有。”黎尚荣直接扯着李经纬坐了下来,他让出了二分之一的凳子。

        “谁的?”李经纬不解地问。

        “你的师兄辛无常的,你应该认识的,和星空文学社前任社长关系贼好。”黎尚荣骄傲地说,“你去宝墨园游玩的时候,你和他一起拍照的那位师兄。”

        “噢,原来是他,我认识他。”李经纬想起来了,辛无常师兄和常自由师兄以及梁暮林师兄被誉为文学院的三大诗人。

        辛无常师兄日志的标题为“中秋漫谈”,发表日期是去年的9月28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